戴森球,,這個并不為大眾知曉的科幻名詞,,隨著一款國產(chǎn)獨立游戲的熱銷而火熱起來,。上月底,國產(chǎn)太空主題建造游戲《戴森球計劃》搶先體驗版本在Steam(全球最大的綜合性數(shù)字發(fā)行平臺之一)和Wegame游戲商店兩大平臺發(fā)售。僅用了不到一小時,它就征服了全世界的玩家,,成功登頂Steam國區(qū)和全球熱銷雙榜,。
迄今為止,,這款僅由五個人制作的游戲在全平臺銷量已突破40萬份,超過1.4萬人留言,,好評率達97%,。目前,在Steam全球熱銷商品排行榜上,,《戴森球計劃》成功“擠”下《賽博朋克2077》,,位列第三�,!安还堋魃颉诳苹萌θ绾沃�,,它仍是個小眾概念,但這一次它‘出圈’了,�,!笨苹迷u論人李兆欣說。
“古老”科學構(gòu)想不斷被科幻題材演繹
20世紀60年代,,給愛因斯坦當副手的物理學家弗里曼·戴森提出了一個大膽想法——給恒星“包餃子”,。中國科學院大學理論物理博士、科普作家吳寶俊解釋說,,以距離我們最近的恒星太陽為例,,太陽內(nèi)部每秒都在發(fā)生劇烈的核聚變反應,輻射到地球的能量只占其中很小部分,,戴森球相當于給太陽包了個罩子,,將太陽能通過某種方式(比如光電效應)轉(zhuǎn)化為人類可直接利用的能源。這不僅能解決地球的能源問題,,還能支持人類展開星際探索,。
這個充滿樂觀主義的科學構(gòu)想一經(jīng)提出,就不斷被科幻題材作品演繹,。其中,,對戴森球描寫最著名的科幻作品要屬美國作家拉里·尼文的《環(huán)形世界》,,此書為他贏得了星云獎、雨果獎和軌跡獎三座獎杯,,被公認為硬科幻的經(jīng)典之作,。
戴森球理論還被科學家用來尋找宇宙中的高級文明。2014年,,美國耶魯大學的塔貝薩·博亞吉安從開普勒望遠鏡中發(fā)現(xiàn)了一顆亮度變化詭異的星球,,這顆恒星的亮度下降幅度只有1%,有時則高達20%,,超過了目前已知的任何一顆恒星,。許多天文學家認為,這或許就是“戴森球”——一塊塊能量收集板包裹著恒星,,隨著能量板打開的多少,,亮度就會時明時暗。
在宇宙中搞“基建”,,書寫“硬核”太空浪漫
除了帶火“戴森球”這一冷門知識點,,《戴森球計劃》的嚴謹程度讓不少挑剔的天文愛好者也豎起大拇指。首先,,構(gòu)建戴森球必須要抵御恒星的引力,,不被拽入其中。于是在游戲前期,,玩家使用的材料是碳納米管,,在科幻小說中,這也是用來制造太空電梯的材料,。而在游戲后期,,玩家則需要研究簡并態(tài)物質(zhì)。對此,,游戲給出了這樣的解釋:在氘聚變的強大能量作用下,,將鐵蒸氣壓縮到非常小的點,從而使鐵核夸克發(fā)生改變,,瞬間變成簡并態(tài)的奇異物質(zhì),,這種物質(zhì)的強度可以比擬《三體》中的水滴。
另外,,制作組根據(jù)恒星的光譜廣度關(guān)系圖“赫羅圖”,,嚴謹模擬出了整個宇宙尺度下不同星球的狀態(tài)——有的星球遍布石油,有的會下酸雨,,有的重力超群,,不同的基本參數(shù)造就不同礦產(chǎn),玩家需要依據(jù)星球特性來規(guī)劃生產(chǎn)流程,。
吳寶俊認為,,從科普角度來說,,游戲能夠通過設置合理關(guān)卡,引導玩家一步步沉浸式體驗科學進化的過程,,這一點和觀看科幻影視作品尤為不同,。這也就是為什么有人評價“《戴森球計劃》里濃縮了一場人類工業(yè)發(fā)展史”。
科普借視覺化手段“出圈”的定律屢屢被驗證
近年來,,科學常識,、科幻概念借電影、游戲等視覺化手段“出圈”的定律已經(jīng)被屢屢證實,。比如,,正在上映的電影《緝魂》就改編自上海科幻作家江波的《移魂有術(shù)》,,“腦機接口”是其中的核心概念,。
“科幻游戲很可能是未來的突破點�,!痹趨菍毧】磥�,,科幻目前仍是小眾題材,,可以給人足夠的新鮮感,,而游戲又是符合年輕一代審美的科幻題材演繹方式。不少科普場館也注意到了游戲強大的科普引流能力,。日前,,滬上兩家科技單位——上海科技館與上�,?茖W院,,簽署科普游戲平臺建設合作框架協(xié)議。雙方將推動科普游戲研發(fā)技術(shù)進步及成果的應用轉(zhuǎn)化和推廣,,建設上�,?破沼螒驍�(shù)據(jù)庫、素材庫,、資源庫,,共同打造“科普+游戲”的開放、共享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