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延的青山與近處的果園融為一體,柏油馬路與小橋流水相映成趣,,樓房巷道整齊潔凈……初冬的早晨,,湖南省汝城縣沙洲村在朝陽下揭開了美麗的面紗。
沙洲村是紅軍長征“半條被子”故事發(fā)生地,。全村總面積0.92平方公里,,轄4個村民小組,目前共有142戶529人,,其中精準扶貧戶30戶93人,。
沙洲村以前是羅霄山下遠近聞名的窮山村,年輕人爭著往經濟發(fā)達地區(qū)跑,,留下“老少病殘”,,發(fā)展主體嚴重缺位。
2000年,,沙洲村才有了第一條通村水泥路,,唯一的公共文化設施是一個破爛不堪的籃球場。破舊泥濘,、雜亂無章,,成了沙洲村的“貼身標簽”。
“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黨員,黨員看干部,�,!鄙持薮逶逯熘薪o暇顧及自家的雜貨店,家庭收入銳減,,為了集體仍全力以赴,;村委會主任朱向群在組織召喚和村民推選下,拋下建筑工頭身份,,賣掉了挖掘機,,毅然返鄉(xiāng)就任;村扶貧專干朱志平賣掉了運輸貨車,終日奔忙在村里事務上,。
沙洲村完善搭架了以黨支部為核心,,村莊合作社、村務監(jiān)督委員會,、村民理事會,、村民協(xié)會為支撐的“1+N”村民自治組織結構和運行機制。村“兩委”突出黨建引領,、群眾主體,、社會參與,村民人人都是主人翁,。
沙洲村利用本地紅色旅游,、綠色生態(tài)、古色鄉(xiāng)風等資源優(yōu)勢,,勾畫出發(fā)展多元經濟藍圖,以“黨建+”模式推進,,以“旅游+”擴展,,扶貧扶志扶技結合,聚沙成塔實現(xiàn)規(guī)模效應,,紅色旅游牽引出全面發(fā)展之路,。
近幾年,沙洲村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半條被子”故事發(fā)生地舊址,、“半條被子的溫暖”專題陳列館、民俗文化廣場,、紅軍廣場,、朱氏宗祠、紅軍衛(wèi)生部舊址以及沙洲田園綜合體等文旅景點和項目相繼建成,。在此基礎上,,沙洲村還依托紅色資源,推出了“重走長征路”,、特殊黨課,、拓展訓練等適合團隊游客的特色文旅服務項目。
游客多了,,服務業(yè)發(fā)展也跟上來了,。一大批鄉(xiāng)村土菜館、民宿旅店,、旅游產品應運而生,。目前,,村里已有民宿8家,、旅游商品店16家、餐館和特色小吃店20多家,350多名村民在家門口吃上了香噴噴的“旅游飯”,。
2018年,沙洲村實現(xiàn)整村脫貧出列,。2019年,,沙洲村共接待游客122萬人次,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3840元,。
“這幾年,,沙洲村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目前我們的接待能力還不夠,,村里只有幾家經營民宿,,才能接待30多人,游客大多是一日游,�,!贝迕裰煨〖t說,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村里的旅游項目和服務能進一步完善,,為沙洲村留住游客,。“游客哪怕能留下來住一晚,,也會給村民帶來實實在在的收入,。”
朱小紅的愿望也正是駐村扶貧工作隊和村“兩委”努力的方向,。2019年6月開業(yè)的沙洲田園綜合體,,集田園觀光、住宿,、餐飲于一體,,能接待60多人住宿,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沙洲村的旅游接待能力,。汝城縣委駐沙洲村幫扶工作隊隊長,、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黃飛說:“今年,旅游業(yè)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沙洲村也不例外,。但4月起,旅游市場已經逐漸恢復,。目前我們正極力引進旅游企業(yè)投資,,希望在沙洲村建設具有一定規(guī)模的酒店�,!�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路,,我們的長征路就是帶領沙洲村民全面脫貧,,奔向小康,這條路雖充滿艱辛,,但我們一定慎終如始,、毫不松懈,走好這條新時代的長征路,�,!秉S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