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稱,英國研究人員在一項里程碑式的研究中揭示,,恐龍曾經(jīng)漂洋過海,。此前,他們發(fā)現(xiàn)了非洲第一塊鴨嘴龍化石,。
據(jù)英國《每日電訊報》網(wǎng)站11月5日報道,,這個鴨嘴龍的新物種被命名為異域龍奧德修斯種,。它的遺骸是在摩洛哥卡薩布蘭卡附近一個采礦點發(fā)現(xiàn)的,年代可追溯至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
科學家認為,,這種生物一定是在開闊海域穿行數(shù)百英里(1英里約合1.6公里)才抵達非洲大陸的。這是人們首次在非洲發(fā)現(xiàn)鴨嘴龍,。
報道稱,,以植物為食的鴨嘴龍體長可達15米,但新發(fā)現(xiàn)的這個物種大小近似小型馬,,只有3米長,。
報道還稱,鴨嘴龍在北美洲演化形成,,后來擴散到南美洲,、亞洲和歐洲。然而在白堊紀晚期,,非洲還是島嶼大陸,,周圍是深深的海水——鴨嘴龍似乎不可能抵達那里。
英國巴斯大學米爾納演化中心的尼古拉斯·朗里奇教授領導了這項研究,。他說,,這是“世界上最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他說:“地點完全不合理,,就像在蘇格蘭發(fā)現(xiàn)袋鼠,。非洲完全被海水隔離——所以它們是如何抵達那里的?夏洛克·福爾摩斯說過,,排除一切不可能的,,剩下的無論多么令人難以置信,也一定是真相,。步行到非洲是不可能的,。這些恐龍是在大陸漂移導致各大陸分離之后很久才演化形成的。我們也沒有大陸橋的證據(jù),。地理學告訴我們非洲當時被海洋包圍,。如果是這樣,那么抵達那里的唯一方式就是渡海,。”
報道稱,,尾部巨大,、腿部有力的鴨嘴龍被認為是游泳健將。
但研究人員說,,它們必須在包圍非洲的深海上穿行非常遙遠的距離才能抵達這塊大陸,,要么游到那里,,要么搭乘碎片漂浮到那里。
朗里奇說:“據(jù)我所知,,我們是第一個提出恐龍渡海這種說法的,。”
巴黎索邦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努爾丁·賈利勒說,,這一發(fā)現(xiàn)證明“海洋障礙并非不可逾越”,。
報道指出,動物漂洋過海比較罕見,,但歷史上有過記錄,。其中一個例子是,綠鬣蜥在一場颶風中爬上碎片,,穿行于加勒比海的不同島嶼,。
朗里奇說:“在漫長的歷史中,百年一遇的事件很可能發(fā)生多次,。需要用橫渡海洋來解釋狐猴和河馬怎樣出現(xiàn)在馬達加斯加,,或者猴子和嚙齒類動物怎樣從非洲抵達南美洲�,!�
報道稱,,他們的研究論文發(fā)表在荷蘭《白堊紀研究》雙月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