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余天的忙碌后,,趙長華的農家樂趕在春節(jié)前終于裝修完成。1月25日一大早,,趙長華將一樓一底的房子里里外外收拾干凈,。特別是門楣上那塊“魚頭灣農家樂”的招牌,他更是擦拭了好幾遍,�,!艾F(xiàn)在,我們既能辦餐飲,,也能接待住宿了,。”
魚頭灣農家樂,,地處巫山雙龍鎮(zhèn)安靜村肖家沖,,與大寧河魚頭灣隔河相望。
“這個農家樂,,2012年就開起了,,不過直到這幾年,才算搞出點名堂,�,!壁w長華拉過兩張凳子,邀請重慶日報記者在院壩里坐下,,聊起了當年事,。
一家農家樂的困惑
多年前,肖家沖交通不便,、土地貧瘠,,村民面朝黃土背朝天,辛勤耕作只能填飽肚子,。
生活艱辛,,但時任安靜村村支書的趙長華卻有一個夢想:希望帶領村民吃上“旅游飯”。
“我們緊鄰小三峽,,只要交通方便了,,來耍的人肯定多,。”趙長華手指小三峽介紹,,肖家沖正對著的魚頭灣,,春夏綠樹成蔭,秋冬紅葉漫山,,美不勝收,。
正是源于這樣的夢想,2012年,,趙長華率先在村里開起了“魚頭灣農家樂”,“總要有人第一個吃螃蟹,,我就帶個頭,。”
作為全市18個深度貧困鄉(xiāng)鎮(zhèn)之一,,雙龍鎮(zhèn)的基礎設施逐年改善,,到肖家沖看魚頭灣的游人也逐年增多,但趙長華的農家樂卻沒有多少起色,,這也讓一些想開農家樂的村民打了退堂鼓,。
“為什么游客不愿意留在村里吃飯呢?”趙長華百思不得其解,。
一桌“農家菜”的轉機
轉機,,源于一桌農家菜。
四年前,,趁著假期,,巫山縣職教中心副主任冉偉等人到魚頭灣游玩,并在魚頭灣農家樂用餐,。
可一餐飯吃完,,冉偉等人卻直搖頭,“我們想吃點當?shù)氐霓r家菜,,上桌的不是城里的鹵菜,,就是城里常見的菜品�,!�
原來,,為了招待好游客,趙長華總是到城里買來鹵菜,,也學著烹飪城里的菜品,,可游客們卻總是不滿意。
“游客來就是想吃農家菜,、特色菜,,你拿城里的東西招待別個,,當然沒人來哦�,!笨粗蠲疾徽沟内w長華,,冉偉忽然想到,職教中心有旅游專業(yè),、烹飪專業(yè),,完全可以幫助趙長華解決農家樂的發(fā)展問題,“把老趙的農家樂搞好了,,說不準還能帶動其他村民,,我們也能為脫貧攻堅做點事情�,!�
深入交流后,,冉偉與趙長華一拍即合,達成了村校合作共建鄉(xiāng)村旅游農家樂示范點的協(xié)議,。
隨后,,巫山縣職教中心為魚頭灣農家樂添置了電視、冰箱,、電飯煲,,新建了花臺、廣告箱,、整修了廁所,。
冉偉還邀請了“巫山陳記夜市”掌勺陳嗣紅手把手教趙長華如何利用當?shù)厥巢摹⒁安酥谱魈厣穗�,、農家飯,。“職教中心還選派了專業(yè)教師實地進行文明用語,、中餐擺臺,、房間整理等培訓�,!�
村校共建帶來的變化顯而易見,,魚頭灣農家樂的接待量逐年上升。到2020年,,趙長華一家經(jīng)營農家樂的年收入超過了30萬元,。
一個旅游夢的實現(xiàn)
在肖家沖,獲益于村校共建的并不僅僅是趙長華一家,。
“我一個月要在魚頭灣農家樂幫工20天左右,,一天150塊工錢。”家住安靜村三組的陳英堂是村里的貧困戶,�,?恐隰~頭灣農家樂幫工,她每年能有兩萬多元的收入,。
除了陳英堂,,貧困戶趙本學、趙長雙也時常到魚頭灣農家樂幫工,,每年收入一萬多元,。
貧困戶趙本家則在趙長華和巫山縣職教中心的幫助下,于2018年開起了農家樂,,每年純收入近5萬元,。
如今,魚頭灣農家樂年平均接待游客5000人左右,,解決了周邊村民17人長期就業(yè)務工,。
在魚頭灣農家樂示范點的帶動下,肖家沖已發(fā)展了農家樂3家,、民宿1家,每年帶動周邊村民近200萬元的農副產品銷售和務工收入,。
“我種的菜,、喂的豬,大部分都賣給老趙了,�,!笨恐N菜喂豬養(yǎng)雞賣給魚頭灣農家樂,安靜村五組貧困戶王啟科每年能純收入3000余元,。
趙長華介紹,,僅自己的魚頭灣農家樂,每年能帶動近70戶村民的農產品銷售,。
不僅如此,,鄉(xiāng)村旅游的發(fā)展,也極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以前“臟亂差”的肖家沖現(xiàn)在屋舍干凈,,交通便利。
“目前安靜村有農家樂33家,,算是吃上旅游飯啰,。”趙長華古銅色的臉龐上綻放著笑容,。
冉偉告訴記者,,以魚頭灣農家樂為起點,巫山縣職教中心先后在全縣建起了12個鄉(xiāng)村旅游農家樂示范點,,幫助60多人實現(xiàn)穩(wěn)定就業(yè),,100多人實現(xiàn)季節(jié)性就業(yè),,每年帶動農家樂經(jīng)濟收入400余萬元,帶動農副產品銷售收入1000余萬元,。 (記者 陳維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