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禮儀的發(fā)生除了有悠久厚重的古老習俗的驅(qū)動以外,,還是鄉(xiāng)土生活的內(nèi)在需要和鄉(xiāng)民情感的自然流露。村落拜年活動有著孝親睦族的功能,,也是維持和加強村民互助關系的有效方式,,又是村落之間溝通信息的重要渠道
春節(jié)拜年起源于歲首祭祀。在新年的開端,,古人一方面祈禱農(nóng)事豐收,,一方面求告神靈保佑親人平安度過新的一年,于是向神靈跪拜求告,。這種新年祭祀儀式的拜神和禱告就是拜年的最初形式,,后來才從祭祀儀式演變?yōu)槿伺c人之間的新年祝賀禮俗。
拜年禮俗產(chǎn)生的時間是古遠的,,最早得以記載的是周代的拜年活動,。《詩經(jīng)》中有周代民間過年及拜年的記載,,《春秋》《左傳》則載錄了朝廷元旦的“朝正”團拜的活動,。周代朝正的場所是在祖廟之中,或先在祖廟祭祀,,再轉(zhuǎn)到其它地方慶賀,、宴飲。漢代以后,,朝廷朝正的典禮更加隆重,,地方官府的團拜活動也越發(fā)普遍。宋代正式出現(xiàn)“團拜”一詞,。民國以后,,許多地方政府組織官員士紳匯聚一起行拜禮,或只是團聚慶賀而不叩拜,,是簡便的團拜禮儀,。民間則以單獨行禮的拜年為主,也有同姓族人或其他團體的團拜活動,。
拜年是中國人非�,?粗氐囊环N禮俗。親屬,、師生,、同事、朋友等親近關系過年時都要有拜年禮儀,。在一些特別親近的親屬關系中,,晚輩給長輩每年一次的拜年是必不可少的禮儀,如果某一年缺少了這一禮儀,,肯定是發(fā)生了很特殊的事情致使該禮儀不能履行或者雙方的關系出現(xiàn)了嚴重問題,;如果雙方關系正常而沒有拜年,,那就是晚輩的嚴重失禮,長輩會非常在意地“挑禮”,。
作為親人,、同僚、朋友等具有密切關系的人們之間的一個重要禮節(jié),,拜年禮俗在密切人際關系的同時,,也成為一項人情負擔,。宋代開始流行起投遞賀刺代替入門拜賀的方式,。賀刺相當于今日的賀卡,上面寫上祝賀的話語,,簽上名字,,有的還寫上所送禮品,自己或派仆人送到對方門前,。這種方式適合于同僚及關系并不很親密但又需聯(lián)絡感情的人們之間,,至于親人、好友之間還是要當面拜年,。
在現(xiàn)代社會,,雖然拜年還為人們所看重,但是總的來說已經(jīng)大為簡化了,,特別是在城市里,。城市里一般的拜年都是不見面的,過去以打電話的方式居多,,自手機成為普遍的通訊工具后,,發(fā)送拜年短信、微信成為便捷和時興的拜年方式,。但是在特別親近的關系中,,發(fā)短信、微信拜年是不行的,,比如特別親近的親屬關系,、師生關系等,晚輩或位卑者還是要登門當面拜年,,關系很要好的同事,、同學、朋友等也以聚會的形式相互拜年�,,F(xiàn)代城市的拜年與拜年的本義已經(jīng)有較大的距離,,沒有了“請神”活動、沒有了跪拜動作,,已演變?yōu)橛H友間的年節(jié)問候,,拜年話以“過年好”為多,,沒有了“拜”字。至于拜年短信與微信,,則豐富多彩,、風格多樣。
在河北,、山東,、河南等地,還保留著古樸的跪拜式拜年習俗,。這種拜年方式常被看作地方特色的拜年,,實際上是我國古代普遍的拜年方式在今天的遺存。在河北省景縣,,拜年是為村民最為看重,、持續(xù)時間最長的年俗。這里的拜年是面對面的賀儀,,不借助現(xiàn)代通訊手段,。雖然都有手機,但是親人,、村民之間的拜年是不用手機的,。
相對于一般城市里的拜年,景縣的拜年有如下幾個特點:
第一,,有特定的時間,。景縣拜年從正月初一凌晨開始,到正月初十結(jié)束,,個別因親戚多而在初十前“走不過來”的延長到十五以前,。初一在家里和村落內(nèi)部拜年,初二以后到別的村子給親戚拜年,。拜年一定是從正月初一凌晨開始,,年三十以前沒人說拜年話。城市人常說的“拜個早年”“提前給您拜年了”在這里是不行的,。盡管年三十晚上要團聚,、“熬福”,,睡得很晚,,但是初一早晨必須早早起來。這天早起表示過日子“心盛”,,預示著一年勤快,,能有好收成。這天誰家的鞭炮響得早要被別人欽佩,,響得晚要被人笑話邋遢,。煮熟餃子,,放完鞭炮,晚輩們開始依次在堂屋祖靈圖畫前拜年,。
第二,,有特定的場所。河北景縣的拜年一定是在家中堂屋里進行,。堂屋北墻上掛著祖靈圖畫,,兩邊掛著的布質(zhì)條幅上寫著對聯(lián),如“祖宗功德傳百世,,子孫基業(yè)福壽昌”,。供桌上燃著香,擺著魚,、肉,、餃子等供品,。供桌前打掃得很干凈,,有的鋪上席子或布墊,以方便晚輩在這里磕頭拜年,,不讓拜年者的膝蓋沾上土,。也有一些人家認為這樣做好像是準備好讓別人磕頭的,不太客氣,,就不鋪墊子,,等別人磕頭時他們會客氣一下:“別拜了,有這個話就行了,�,!敝荒茉谔梦葑骒`前拜年,這符合拜年的本義:向祖靈磕頭,,求告祖靈保佑一年健康平安,、一切順利。所以這里的人們在路上碰見沒有說拜年的,,因為不能在路上磕頭,,這里沒有人家供奉的祖靈,說拜年就顯得很虛假,,要說拜年的話也只能說“等會兒到你家里拜年”,。
第三,有跪拜的動作,。拜年禮儀由拜年話和磕頭動作組成,。拜年話沒有城里人那些花里胡哨的辭令,都由稱呼加“給您拜年了”組成,。喊了“拜年”后就要磕頭,。如初一凌晨餃子擺上桌,,父母在里屋飯桌前坐好,兒子就在堂屋里喊:“爸爸,,拜年了,!”“娘,拜年了,!”爸媽分別在里屋喊:“磕吧,!”拜年者就向著祖靈磕頭:男子拱手作揖,雙腿跪下,,再兩手撐地,,頭俯下去,觸地而止,;女子在喊叫以后,,兩手握住,在腹前右方貼身振一振,,兩腿跪下,,身子前俯,頭向下點一點,,就算磕頭了,。
第四,對該拜年的人,,每年的年禮都不能缺,。各家對給人拜年和被人拜年都很看重�,!皵嗔四甓Y”是很嚴重的事情,。媳婦跟公婆鬧矛盾,平時都不說話了,,但過年都要規(guī)規(guī)矩矩地拜年,,如果缺了這個年禮,那就是特別大的事,,基本等于宣布徹底斷絕親屬關系,。即使媳婦平時有多種不敬,但拜了年,,公婆也就順氣很多,。如果沒有特殊原因并特別說明的,親戚之間缺了拜年往來就意味著這門親戚從此斷交了,。初一拜同性宗親時,,年輕人就注意不要漏掉哪一家。長輩們在暗暗留心著哪家的后生來拜過了,哪家的沒來,,如果有沒來的就在心里很別扭,。等自己家的孩子回來,一般家長要檢查一下年輕人的拜年“成績”,,看有無漏拜的人家,;如果漏拜了,要趕快去補上,。還有沒計劃拜的,,如果人家來拜了,還要回拜,。
第五,,注重對拜年者熱情招待。這點突出表現(xiàn)在不同村落親戚之間的拜年,,要以本地最豐盛的酒席招待來拜年的親戚,。從初二開始,要到親戚家拜年并招待外村來自己家拜年的親戚,。由于每家的親戚都比較多,,必定有先拜后拜之分。一般先拜近親,,后拜遠親,。近親中又以岳父岳母家為最重要。對結(jié)了婚而岳父岳母尚健在的男子而言,,初二是攜妻帶子去丈人家拜年的日子。同時岳父岳母家也在這一天派一個人通常是內(nèi)弟來這邊拜年,。其余近親則是姑家,、姨家、舅家等,。還有一個必須考慮的因素是在哪個親戚家吃飯,。由于常在一天內(nèi)拜幾家親戚,而只能在一家吃中午飯,,所以要根據(jù)路途的便利和關系的遠近考慮好先去哪家,、后去哪家、在哪家吃飯,。一般是在近親家吃飯,,這樣不怕麻煩對方,如不在近親家吃飯,,對方也會有意見,。給近親拜年一方面要在這家吃飯,另一方面也要帶上禮物,,這禮物可以是酒,、肉,、雞、魚,、水果,、雞蛋等,也可以是自己做的年糕,、去當?shù)厣痰曩I來的點心,,裝在籃子里或提兜里。親戚家一般不會把禮物全部收下,,而要留出一小部分來,,或者再裝進些自家的東西,這就是“留回籃”的習俗,。吃完飯,,再喝會兒茶,客人們就陸續(xù)告辭了,。
在現(xiàn)代村落,,這種拜年禮儀的發(fā)生除了有悠久厚重的古老習俗的驅(qū)動以外,還是鄉(xiāng)土生活的內(nèi)在需要和鄉(xiāng)民情感的自然流露,。村落拜年活動有著孝親睦族的功能,,也是維持和加強村民互助關系的有效方式,又是村落之間溝通信息的重要渠道,。近年來,,村落生活方式和內(nèi)部結(jié)構(gòu)整體上發(fā)生了顯著的變遷,而景縣拜年的傳統(tǒng)方式仍然頑強地傳承著,。
�,。ㄗ髡唿S濤,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掛職副秘書長,,民俗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