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貴陽8月31日電 題:少夾一點不吃虧
新華社記者胡星
兩盤幾乎未動的基圍蝦、一盤只吃了幾口的炒面、4個小碟里的蒸鳳爪,、炸春卷、黑米糕,、布丁紋絲未動……食客離去,菜肴猶在,。這是記者日前在一家自助餐廳見到的浪費,,令人痛心。
自助餐本是按量取食,、杜絕浪費的就餐形式,,但有時卻成了餐飲浪費易發(fā)點和監(jiān)管盲區(qū),。讓我一次夾個夠,萬一再夾卻沒有,;要拿就要堆成山,,要吃就要吃夠本……一些消費者享受自助餐時很難將節(jié)儉二字放在心上。寧可吃剩,,不能吃虧,,這樣的“自助餐心態(tài)”實在要不得。
應對“自助餐心態(tài)”,,考驗商家經營智慧,。有的自助餐廳視浪費情況加收餐費,有的餐飲企業(yè)創(chuàng)新方式,,通過積分獎勵,、停車優(yōu)惠等對不浪費行為給予獎勵。反向制約限制,,正向激勵引導,,現在越來越多的餐飲企業(yè)把“愛惜糧食”“健康生活”“科學用餐”等理念融入經營和發(fā)展。
改變“自助餐心態(tài)”,,考驗社會治理能力,。節(jié)約習慣的養(yǎng)成,要把加強宣傳教育和強化法治監(jiān)管結合起來,。還需從細微處入手,,精準排查盲點,,建立長效機制,,防止浪費變異反彈,努力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 節(jié)約為榮”的濃厚氛圍,。
杜絕“自助餐心態(tài)”,,最終還要靠每個人實實在在的行動。自助餐臺前“少夾一點不吃虧”是美德,,也是健康選擇,。踐行這一理念,不僅要努力自己做到,,還要教育孩子,,提醒他人,讓“少夾一點不吃虧”成為從小養(yǎng)成的習慣和社會共識,。
當前,,全國各地都在下大力氣整治餐飲浪費之風,一些觸目驚心的浪費現象大有改觀,,群眾反映強烈的公款餐飲浪費行為得到有效遏制,,但這還遠遠不夠,。餐飲形式多種多樣,就餐環(huán)境千差萬別,,治理“舌尖上的浪費”還需久久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