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王春
□ 本報通訊員 俞旦 曹洋
餓了動動手指就能解決吃飯問題,,如今網絡平臺訂餐成為廣大群眾滿足飲食消費需求的重要模式,。然而,,在外賣訂餐量高速增長的同時,,一次性外賣餐盒等網絡外賣食品包裝安全問題不容小覷,。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守護美好生活”專項監(jiān)督活動統(tǒng)一部署,浙江省余姚市人民檢察院圍繞網絡食品安全重點領域,,辦理了全國首例網絡外賣食品包裝安全行政公益訴訟案,。
今年6月初,針對群眾反映的外賣包裝安全問題,,余姚市檢察院采用問卷調查,、現場勘驗、信息核查,、行政機關走訪等方式,,對轄區(qū)10多家提供外賣服務的餐飲店開展調查核實�,!拔覀冊谡{查中發(fā)現,,外賣商家存在使用無食品安全信息的塑料袋、塑料餐盒,,未采用密封可避免送餐人員直接接觸食品的包裝方式,,可能存在食品包裝材料有毒有害、配送過程食品被污染等問題,�,!背修k檢察官介紹。
調查還發(fā)現,,部分外賣商家未在外賣平臺公示食品安全檔案信息,,部分持證商家未在登記證中載明從事網絡食品經營信息,可能存在超范圍經營等問題,。在調查核實基礎上,,辦案組將線下監(jiān)管、線上使用、包裝封簽,、信息公示四方面作為監(jiān)督重點,。
6月30日上午,余姚市檢察院召開公開聽證會,。聽證會上,,市場監(jiān)管部門、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包裝材料生產企業(yè)派代表參加聽證,,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和人民監(jiān)督員擔任聽證員,,從食品包裝材料的生產者,、提供者、監(jiān)管者三個層面,,共商網絡外賣食品包裝材料和食品安全監(jiān)管對策意見,。
“我建議加大宣傳力度,充分發(fā)揮消費者的監(jiān)督投訴權,,可以在網絡訂餐平臺上增加監(jiān)管部門的投訴電話與投訴留言箱,,暢通投訴渠道�,!甭犠C員們圍繞行政機關網絡食品安全日常監(jiān)管措施,、第三方平臺管理職責等進行提問,建議商家公示食品包裝相關許可證及量化分級信息,、落實第三方平臺檢查監(jiān)督責任,、加強行政執(zhí)法監(jiān)督力度、建立舉報投訴制度,、加強食品安全教育等,。會后,余姚市檢察院多次與行政機關交換意見,,明確行政機關從源頭管理,、動態(tài)檢測、政策引導,、責任落實等方面加強對外賣食品包裝安全的監(jiān)管,。
7月6日,《余姚市網絡外賣食品規(guī)范包裝提升行動實施方案》發(fā)布,,決定在全市開展為期4個月的專項提升行動,,內容包括開展食品包裝等食品相關產品生產企業(yè)大檢查、入網餐飲服務經營者線下大抽查,,推動網絡訂餐食品“外賣封簽”使用常態(tài)化,,加強入網餐飲服務經營者信息公示公開力度,。專項提升行動開展以來,1300余家網絡訂餐單位接受線下檢查,,立案23件,,罰沒款123450元,有力提升了網絡訂餐食品安全環(huán)境,。
“食品包裝安全與食品質量安全同等重要,,關系到民生福祉,下一步我們將立足公益訴訟檢察職能,,對外賣,、‘直播帶貨’等網絡銷售新業(yè)態(tài)涉及食品安全及監(jiān)管漏洞的違法行為進行重點監(jiān)督,用公益訴訟守護好大家的美好生活,�,!庇嘁κ袡z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陳瑩說,。
針對外賣食品包裝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檢察官提示,根據《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jiān)督管理辦法》第十九條規(guī)定,,入網餐飲提供者應當使用無毒,、清潔的食品容器、餐具和包裝材料,,并對餐飲食品進行包裝,,避免送餐人員直接接觸食品,確保送餐過程中食品不受污染,。目前,市場上大多數外賣餐盒的材質為塑料,,常點外賣的消費者要學會準確掌握辨別劣質塑料餐盒的技巧:一看塑料餐盒的安全標識是否齊全,,如是否有QS標識及編號,再看餐盒的表面是否光潔,、有無雜質或斑點等,;二是摸一摸餐盒的強度,使用回收廢物或大量添加產業(yè)級碳酸鈣,、滑石粉生產的餐盒,,強度一般都很差,輕輕一撕就破裂,;三是要聞一聞餐盒有無異味,,合格的塑料餐盒是沒有異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