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各地建立“法律顧問之家”微信群,,提供服務達11.5萬人次——
指尖輕點 法律服務進村入戶(一線調查·(互聯(lián)網新觀察續(xù)⑧))
本報記者 姚雪青
去年8月以來,,江蘇貫徹落實司法部關于村(社區(qū))法律顧問微信群工作網絡建設的部署要求,延伸服務觸角,,推動“指尖上的公共法律服務”進村入戶,,創(chuàng)建智能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務新模式,。把法律顧問工作做到微信群里,既推動了法律資源下沉,也放大了法治惠民的實效,。
法律資源下沉,,提供便捷服務
“互聯(lián)網+公共法律服務”,法律專家進駐微信群
“葛大爺?shù)膬鹤硬粍照龢I(yè),,把房子拿去抵押給車行貸款,,現(xiàn)在錢沒還清,車行要來收房子,,葛大爺會不會無家可歸,?”在江蘇新沂市大湖村“法潤民生”微信群里,村民小葛焦急地幫葛大爺提問,。
很快,,該村的法律顧問胡琳琳律師便發(fā)來解答:“房產要做抵押貸款必須經過登記才能生效,葛大爺?shù)姆孔記]有房產證,,也沒有進行抵押登記,,況且葛大爺本人并不知情,沒經過授權,,處分行為無效……”律師的解答讓葛大爺放下心來,。
江蘇省司法廳廳長柳玉祥介紹說,去年8月以來,,該廳推進“互聯(lián)網+公共法律服務”,,牽頭在各村(社區(qū))建立“法潤民生”微信群,由法律顧問負責管理,,相關法律專家進駐群內,,調解員、公證員,、法援律師,、鄉(xiāng)鎮(zhèn)司法所長齊上陣,構筑法律咨詢,、網上調解,、法律援助受理等綜合性法律服務平臺。這種模式推動了法律資源下沉,、放大了法治惠民的實效,。
如果說以村(社區(qū))為單位設立的微信群是“子”群,那么在縣(市,、區(qū))一級由同級司法局建立的“法律顧問之家”就是“母”群,,兩類群既相互獨立又緊密相連。在“子”群中,,村(社區(qū))法律顧問虛擬坐班,;在“母”群中,,縣(市、區(qū))司法局局長,、主管業(yè)務處室負責人等進行調度指導,。
截至目前,全省有100多個縣(市,、區(qū))建立了“法律顧問之家”微信群,19288個村(社區(qū))“法潤民生”微信群基本建成并運行,,已有236.8萬名干部群眾自愿入群,在線法律咨詢和法律服務總量已達11.5萬人次,。各村(社區(qū))法律顧問通過微信群提供點對點的法律咨詢服務和調解服務110萬余件次;依據線上需求,,為群眾提供法律援助,、公證、司法鑒定,、安置幫教等指引服務22000余件次,。
貼近實際需求,精準法治宣傳
根據地方實際和群眾需求,,推出特色公共法律服務產品
微信群建立后的另一項重要職能就是同步進行法治宣傳,。目前省內微信群已發(fā)布土地流轉、環(huán)境保護等相關法律條規(guī)知識共1883條,,發(fā)布重點以案釋法案例8129件,發(fā)布法治資訊49萬余條,。
蘇州市吳中區(qū)甪直鎮(zhèn)一向有“模具小鎮(zhèn)”的稱號,,淞浦村更是聚集了百余家模具企業(yè),從業(yè)人員上萬人,,但也是勞動爭議,、糾紛的多發(fā)地�,!胺櫭裆蔽⑿湃航⒑�,,除了“微法律顧問”發(fā)布日常法治資訊外,,特聘的信息員每日都會在微信群內發(fā)布與勞動者有關的法律知識,成為大家學法懂法的重要平臺,。
今年春節(jié)前夕,,該村法律顧問、江蘇坤象律師事務所律師張昊江通過“在線講堂”的形式以案釋法,,并在鎮(zhèn)政府舉辦了針對勞資糾紛,、規(guī)范用工的普法宣講�,;顒游�200多名用人單位負責人參加,,并進行了圖文直播。
家住南京的小李過去不太喜歡法治宣傳,,“內容太專業(yè)了,,讀起來也很枯燥�,!庇檬裁捶椒ㄗ屓藗円子诮邮芊煞⻊漳�,?
江蘇多地根據地方實際和群眾需求,推出動態(tài)信息,、案例說法等特色公共法律服務產品:昆山群結合熱門電視劇《獵場》講述傳銷危害,;海門群每周發(fā)布本地的法治典型案例,以微視頻或音頻形式呈現(xiàn),;泰興群用“鼠獄”“太守斷�,!钡裙沤穹ㄖ涡」适拢嵘藗兊姆梢庾R……
通俗易懂的表達形式,、切身關注的法律現(xiàn)象,,受到了人們的認可和好評,也令以往“大水漫灌”式的公共法律服務逐漸轉變?yōu)椤熬珳实喂唷�,。據介紹,,當?shù)亟陙砀黝惷芗m紛正在明顯減少,更多人開始選擇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問題,。
“微信群因具有及時高效,、圖文傳輸、互動性強等特點,,日益成為基層法律服務工作的新抓手,。”吳中區(qū)司法局局長肖冬梅說,。
加強激勵監(jiān)督,,形成常態(tài)長效
逐步完善配套措施,提高微信群法律顧問工作積極性
有沒有微信群覆蓋不到的人群呢,?該如何為這類人群提供服務,?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微信群的成員以中青年居多,,老年人相對較少,。為解決這一問題,各地探索出不少辦法:常州市金壇區(qū)邀請有關專家,、信息技術人員手把手地為老年人現(xiàn)場講解微信群使用方法,;淮安市淮安區(qū)通過邀請老年人的親友入群,代替他們在群里提問,;蘇州市平江街道則安排聯(lián)絡員收集,、上傳社區(qū)老年居民的法律需求……
“這個做法雖好,但會不會像一陣風,,過一陣就過去了,?”不少人有所擔心,這也是微信群工作網絡建設管理者們一直思考的問題,。
要建立長效機制,,加大資金投入和加強保障力度必不可少。在無錫惠山區(qū),,對開展微信群維護和值班的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按每個群每年1000元標準發(fā)放補貼……
實際上,和法律顧問在群里值班所付出的時間和精力相比,,目前的補貼和投入并不算多,。司法行政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目前這項工作還屬于新事物,,在配套措施上需逐步完善,,提高待遇、保障水平,,這些正在研究探索之中,。未來將根據實際情況,加大財政傾斜力度,,以提高微信群法律顧問工作的積極性,。
江蘇省司法廳法務辦副主任唐學兵建議,在微信群管理方面,,一是加強教育培訓,,出臺微信工作群網絡管理辦法;二是省市兩級司法行政部門對轄區(qū)內微信群工作情況進行考核并與績效掛鉤,,作為村(社區(qū))法律顧問續(xù)聘和顧問經費發(fā)放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