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啟動儀式暨第五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6月17日在北京舉辦,今年主題為“社會共治 同心攜手維護食品安全”,。圖為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孟素荷,。中國經濟網(wǎng) 王耀峰攝
中國經濟網(wǎng)北京6月17日訊(記者 李方) 主題為"社會共治 同心攜手維護食品安全"的2013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啟動儀式暨第五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17日上午在北京舉行。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孟素荷在下午進行的“技術創(chuàng)新與食品安全”分論壇上指出,,食品安全最大的危機是信任危機,,重新鑄造信任之路需要科學精神。>>>點擊進入專題
孟素荷首先指出,,中國食品工業(yè)在未來5到10年依然是全球最活躍的經濟板塊,,但有一個巨大的檻就是食品安全,。
孟素荷認為,中國食品安全面臨五大挑戰(zhàn):一是中國食品工業(yè)是全球最大的食品工業(yè),,每天生產11億公斤的食品,,因此千分之一,或萬分之一的概率在中國的顯現(xiàn)度都是全球最高的,;二是伴隨著工業(yè)化進程的加深,,還將出現(xiàn)更多矛盾;三是落后分散的農業(yè)生產方式加劇了食品工業(yè)和中國農業(yè)結構性的矛盾,,如三聚氰胺,、瘦肉精、黃曲霉等事件都發(fā)生在原料部分,;四是風險交流的缺失,,老百姓的心理傷害大于真正的生理傷害;五是食品安全是全球面臨的共同挑戰(zhàn),,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幸免,。
對此,,孟素荷提出了三點意見:首先,,應當看到,,食品安全整體形勢是穩(wěn)中趨好,;其次,對食品安全監(jiān)管的思路應該是源頭控制,、過程控制,,企業(yè)應當把食品安全成本列入生產成本,;最后,,政府和公眾都應對食品安全有合理的期待,。
孟素荷指出,目前行業(yè),、社會和政府對食品科學技術的需求非常大,,在巨大的壓力之下,不少科學家從幕后走到臺前,,但總難免遭受到質疑,。如在對2011年的12件食品安全事件分析就發(fā)現(xiàn),其實真正的食品安全事件只有3件,,如面條可燃,,饅頭可燃等就并非“不安全”,因為曬干了,、內部沒有水分的東西都是可燃的,。
因此,孟素荷認為,,普及科學的食品安全知識尤為重要,,政府應當加大科普公益性投入,,強化在和平時期的風險交流,,這樣,,當危機來臨的時候,就不至于一句話就把整個行業(yè)摧毀,。
“食品安全最大的危機是信任危機,,重新鑄造信任之路需要科學精神,”孟素荷說,,“在破解食品安全全球挑戰(zhàn)的進行當中,,中國已經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從危機應對走向了風險預防,,而且從終端檢測走向過程控制,,這是一個值得期待的進步�,!�

2013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啟動儀式暨第五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
(責任編輯: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