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王建曾寫有《宮詞》100首,,其中有一首寫小白兔的:“新秋白兔大于拳,紅耳霜毛趁草眠,。天子不教人射擊,,玉鞭遮到馬蹄前�,!�
宋代梅堯臣寫有一首《兔》:“迷蹤在塵土,,衣褐戀蓬蒿。有狡難穹穴,,中書惜拔毫,。獵從原上脫,靈向月中逃,。死作功勛戒,,良弓合自發(fā)�,!�
唐白居易《孟夏思渭村舊居寄舍弟》詩云:“兔隱豆苗肥,,鳥鳴桑椹熟”,,描畫兔走、鳥啼,、豆苗壯,、桑椹紅紫的田園風光。
元代袁桷的《舟中雜詠》:“家奴拾枯草,,走兔來相親,。生來不識兔,卻立驚其神,。行人笑彼拙,,歸來如頻呻。乃知特幸脫,,未信吾奴仁,。”
明代詩人謝承舉的《白兔》詩:“夜月絲千縷,,秋風雪一團,。神游蒼玉闕,身在爛銀盤,。露下仙芝濕,,香生月桂寒。姮娥如可問,,欲乞萬年丹,。”詩人筆下的白兔,,千縷細毛,,白雪一團,十分生動傳神,。
福慶初新,;
壽祿延長。
說明:選自英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S.0610號,。
江山千古秀,;
花木四時春。
說明:選自國家圖書館藏清抄本《集唐對聯(lián)》,。
雞聲催曉讀,;
鳥語喚春耕。
說明:選自國家圖書館藏清抄本《集唐對聯(lián)》,。
心無一事累,;
物有十分春,。
說明:選自國家圖書館藏明呂坤《去偽齋文集》卷八。呂坤(1536—1618),,字叔簡,,河南寧陵人。明代文學家,。萬歷二年(1574)進士,官至刑部侍郎,,為政清廉,,剛正不阿。
春風蘇草木,;
淑氣滿山川,。
說明:選自國家圖書館藏明郭正域《合并黃離草》卷五。郭正域(1554—1612),,字美命,,湖北江夏(今武漢)人。明代文學家,。萬歷十一年(1583)進士,,官至禮部侍郎。
歲歲平安節(jié),;
年年如意春,。
說明:選自國家圖書館藏清光緒刻本《養(yǎng)吉齋余錄》。
風來花自舞,;
春入鳥能言,。
說明:選自日本東洋文庫藏民國間鉛印本《新舊集粹對聯(lián)大觀》。該書全文數(shù)字影像收錄于“中華古籍資源庫”,。
天增歲月人增壽,;
春滿乾坤福滿堂。
說明:選自國家圖書館藏明刻本《狀元圖考》,。該書全文數(shù)字影像收錄于“中華古籍資源庫”,。
歲月遷流人易老;
陽和綿亙世常新,。
說明:選自國家圖書館藏清孫奇逢《孫征君日譜錄存》卷十二,。孫奇逢(1584—1675),清初著名理學家,。此聯(lián)寫于順治十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時年七十六歲。
斗杓霞影知時序,;
柏葉椒花獻歲新,。
說明:選自國家圖書館藏清梁熙《皙次齋稿》卷十一,。梁熙(1622—1692),河南鄢陵人,。清順治十二年(1655)進士,,官至云南道監(jiān)察御史,為官清廉,。
斗柄建寅推歲首,;
梅花送臘占春魁。
說明:選自國家圖書館藏清同治七年(1868)刻本《對聯(lián)匯�,!�,。
時雨翠添三徑草;
春風香動一簾花,。
說明:選自國家圖書館藏清同治七年(1868)刻本《對聯(lián)匯�,!贰�
瑞日祥云彌宇宙,;
春風和氣滿乾坤,。
說明:選自國家圖書館藏清光緒十七年(1891)刻本《精選對聯(lián)備要》。
五風十雨唐虞世,;
萬紫千紅富貴春,。
說明:選自國家圖書館藏清光緒十七年(1891)刻本《精選對聯(lián)備要》。
家祥世衍無疆慶,;
國泰天開不老春,。
說明:選自國家圖書館藏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刻本《對聯(lián)大觀》。
四時和氣春常在,;
一室安居慶有余,。
說明:選自國家圖書館藏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刻本《對聯(lián)大觀》。
當門旭日呈金紫,;
入市春風應(yīng)管弦,。
說明:選自國家圖書館藏清蔡衍鎤《操齋集》卷八。蔡衍鎤,,字宮聞,,號操齋,福建漳浦人,。秀才,。
千門共貼宜春字;
萬戶同懸換歲符,。
說明:選自國家圖書館藏民國十一年(1922)石印本《古今楹聯(lián)類纂》,。
人逢治世居棲穩(wěn);
時際陽春氣運新。
說明:選自日本東洋文庫藏民國間鉛印本《新舊集粹對聯(lián)大觀》,。該書全文數(shù)字影像收錄于“中華古籍資源庫”,。
幾點梅花添逸興;
數(shù)聲鳥語助吟懷,。
說明:選自日本東洋文庫藏民國間鉛印本《新舊集粹對聯(lián)大觀》,。該書全文數(shù)字影像收錄于“中華古籍資源庫”。
癸鼎鐫銘,,百世寶用,;
卯門啟運,萬物孳生,。
說明:選自國家圖書館藏民國十一年(1922)石印本《古今楹聯(lián)類纂》,。
北斗初回,天上五云呈瑞,;
東風乍暖,,人間萬物爭春,。
說明:選自國家圖書館藏清抄本《集唐對聯(lián)》,。
在回顧了自己20世紀60年代初養(yǎng)兔、殺兔,、吃兔,、賣兔皮的經(jīng)歷后,李零首先點出兔的一個特點:兔子與老鼠有點像,。
它們都有三瓣嘴(唇裂),,都有大板牙,生命力和繁殖力都很驚人,,過去曾被歸為一類,。在中國北方還有一種動物叫“鼠兔”,既像鼠,,又像兔,。
兔子另一個特點,就是善于奔跑逃逸,。這個“逸”字就包含了“兔”的元素,。《說文解字》里與兔有關(guān)的字,,多與“狡兔”和善逃有關(guān),。
李零寫道:“兔子太小,誰都打不過,上要防鷹,,下要防犬,,東張西望,隨時準備逃跑,。它兩眼長在臉的側(cè)面,,不用扭頭,視野足以覆蓋360度,。跑起來,,不但速度快,耐力好,,每小時56公里,,而且拐著彎跑,善于兜圈子,,不斷急轉(zhuǎn)彎,。”《孫子·九地》有這樣一句:“是故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后如脫兔,敵不及拒,�,!边@就是“靜如處子動如脫兔”的來歷。
跑得太快還急轉(zhuǎn)彎,,有時候就把握不住方向,。《韓非子》有“守株待兔”的故事,,這故事的前半截,,就是一只兔子撞上樹。李零一直認為,,這只是一個寓言,,不相信兔子真會撞在樹上。1981年冬天,,他在陜西寶雞縣參加考古發(fā)掘,,發(fā)生了這樣一幕:“我們挖一座大墓,土堆得像座小山,,有人騎著摩托打兔子,,秋天的曠野,無遮無攔,,兔子被追,,慌不擇路,,不知小山頂上有陷阱,一頭扎下,,正好落在人的懷里,。”
后來,,李零就把自己的書齋命名為“待兔軒”,。有學生說他學術(shù)風格偏“保守”,他也認了,。
家兔都是“外來戶”
被摩托追趕的那只兔子應(yīng)該是野兔,。幾千年來,古人觀察野兔,,留下了“狡兔三窟”“煢煢白兔,,東走西顧,衣不如新,,人不如故”“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這樣的句子;而今天毛用,、肉用,、皮用、實驗用,、觀賞用的各種兔子,,幾乎都是家兔,。
家兔的祖先是穴兔,,我國到目前為止尚未發(fā)現(xiàn)野生穴兔種群,現(xiàn)存考古遺跡發(fā)掘中也尚未發(fā)現(xiàn)野生穴兔骨骼遺存,;中國野兔也叫草兔或曠兔,,非常難以馴化。穴兔最初分布在歐洲,,后來逐漸被馴化,。
這意味著,中國家兔其實是個“外來戶”,,目前學術(shù)界主流的觀點是這樣認為的,。
由于“近年來咨詢野兔家養(yǎng)相關(guān)問題的農(nóng)民朋友有不少”,2018年,,國家兔產(chǎn)業(yè)技術(shù)體系營養(yǎng)與飼料研究室主任,、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谷子林教授專門寫文章說:“穴兔的染色體是22對,而曠兔的染色體是24對,,目前的常規(guī)技術(shù)無法將二者成功雜交繁殖……野生穴兔很容易被馴化成家兔,,而曠兔野性十足,難以大批人工馴化成家養(yǎng)動物……迄今為止,尚未見到曠兔人工馴化成功的先例,�,!�
那么,中國人何時開始養(yǎng)家兔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王娟說:“對我國古籍中記載家兔的信息進行梳理后發(fā)現(xiàn),,我們能夠找到的現(xiàn)存最早的記載是明代宣宗皇帝朱瞻基所畫的《御臨黃筌花鳥卷》,距今也不過600年左右,�,!�
玉兔耳墜,出土于定陵,。
在明宣宗朱瞻基之后一百多年,,明神宗孝靖皇后有一對玉兔耳墜。耳墜中的兔子頭頂一顆紅寶石,,身子呈直立狀,,雙耳上豎,以紅寶石嵌飾雙眼,,兩前爪抱杵作搗藥狀,,下有臼,兔身上刻以細密陰線,,顯示兔毛,,在兔足和臼的下方有金托三個,金托中心嵌貓眼石,,兩邊各嵌紅寶石,。這對耳墜是以玉兔搗藥題材設(shè)計制作的,而玉兔在古代被視為月亮的象征,,而月亮又象征皇后,,故以此作為皇后的耳飾。此物出土于定陵,。
安徽省凌家灘遺址出土的玉兔,。
如果向上追溯,那么安徽省凌家灘遺址出土的玉兔,,是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最早的兔形玉器,,距今5000多年。這個兔形玉器呈薄片狀,,玉質(zhì)呈灰白色,。兔頭微微仰起,兩耳貼在脊背上,,尾巴上卷,,后足抬起,,似乎呈奔跑姿態(tài)。
商代玉兔,,出土于“婦好”墓,。
商代也有玉兔,而且出土于著名的女將軍“婦好”墓,,玉料呈青黃色,,通體拋光,器形扁平,。兔作俯臥狀,,頭大身短,長耳后豎,,耳上飾鱗紋,,用雙環(huán)線顯示大圓眼,張口露舌,,背微凹,,短尾略上卷,前后腿彎曲,,足部均雕出五爪,,前足上有小孔。
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清代玉嵌寶石臥兔,。
最后看看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清代玉嵌寶石臥兔吧,。和田青玉,含有白腦,,立體圓雕,。兔頭微俯, 耳朵后伸,,眼嵌彩色寶石,,口銜靈芝,,靈芝上嵌各種顏色的寶石八顆,,兔身伏臥,四足彎曲向前,,前腳呈抱合狀,,背部、雙耳處有數(shù)道陰刻線刻畫出毛絨質(zhì)感,,形狀乖巧溫順,。
從野性狡黠到溫馴可愛,兔兔呀兔兔,,你都經(jīng)歷了啥,?
�,。ㄩL江日報記者李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