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籃球項目培訓備受歡迎。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廖藝 攝 通訊員 林恩
本專題撰文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婉琪 張喆 黃維 楊敏 白志標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由二級降低到三級,,北京體育培訓也被允許從下周開始在室內教授。至此,,全國絕大多數(shù)城市也迎來后疫情時期體育培訓的新階段,。不過,,遭受疫情打擊的體育培訓眼下呈現(xiàn)出與以往不同的新問題,。
不同項目面臨難題不同
新冠肺炎疫情來襲,,所有行業(yè)都受到沖擊,體育培訓行業(yè)成了“重災區(qū)”,,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北京體育培訓場所僅開門一周便又一次上鎖,。
位于北京二環(huán)內東四地鐵站旁的一家擊劍俱樂部負責人表示,,得到北京體育部門允許開放的通知后第一時間在學員群、劍種群發(fā)了復課通知,。這是他今年第二次發(fā)俱樂部復課通知,,擊劍既是室內項目,又是面對面交手項目,,為了學員健康,,他和俱樂部教練們嚴格執(zhí)行相關部門的疫情防控要求,不敢有絲毫大意,。

足球場上的小球員,。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廖藝 攝
就疫情導致的損失,對于他而言并沒傷筋動骨,,“學費都是去年年底繳的,,或續(xù)費的,要說有影響那就是今年上半年的招生全部廢了,,畢竟沒有來體驗的孩子了,,但我們劍館本來規(guī)模不大,而且掛靠燈市口小學,,所以學員來源基本固定,。”他強調,,那些完全靠商業(yè)運作公司化操作的大型擊劍俱樂部確實影響大,,“首先招生壓力大,需要每年補充大量新學員,;其次,,教練團隊人數(shù)多,開支大,;再者場館租金天文數(shù)字,。”
按照他的說法,疫情下微觀層面真正受影響的是俱樂部內的教練,,“除了規(guī)定的課時費用沒有外,,私教課是教練們的另外一個收入來源,每個學員的私教課費用我們只收一點場地費,,大多數(shù)都是歸教練,,每天差不多2個-3個孩子就是400元-600元收入,所以我知道有些俱樂部教練就辭職去江浙了,,因為北京在疾控方面嚴格,,南方疫情相對好一些,當?shù)貜凸彤a措施靈活,,很多俱樂部需要補充教練,。”
在廣州,,疫情下室外項目的足球培訓同樣困難不少,。這些足球培訓機構都是靠租用第三方場地來開展培訓,場租費用比籃球等其他運動項目都高,,而且教練團隊人數(shù)也較多,。在疫情影響之下,這些機構受到的沖擊很大,。租用的足球場地在學校之外,,從5月開始逐漸恢復開班,但場地是在學校內的,,則大部分至今依然無法正常入校開展培訓,。而無論校內外,場地租金并沒因疫情基本減少,,運營方只能靠不斷壓縮教練編制來緩解資金壓力,,這也導致廣州有至少三分之一的足球培訓教練員在疫情期間失業(yè)或改行。
后疫情時期足球培訓面臨的問題還有缺少比賽,,在暑期舉辦青少年足球比賽是以前各培訓機構的指定動作,。以2019年暑期為例,廣州各培訓機構在各地舉辦夏令營式比賽多達10多個,,大多數(shù)賽期為一周以內,。但今年受疫情影響,一方面主辦方很難找到適合承辦比賽的地方,,另一方面很多球隊無法異地參賽,,因此目前已確定舉辦的夏令營比賽數(shù)量嚴重下降,而且規(guī)模都不大,。比如本地比較知名的廣州歲月明星足球俱樂部,,今年8月初將在梅州五華足球小鎮(zhèn)舉辦“歲月杯”,,目前有超過50隊參加,已經算是規(guī)模最大的一個,。即使是比賽成功舉辦,,大多數(shù)虧錢,對運營方來說十分困難,。

游泳館里參加培訓的小朋友準備上課,。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廖藝 攝
線上培訓還難成新特色
疫情期間,線上體育活動積極展開,。各體育培訓機構也不甘寂寞,,紛紛開設線上培訓,小哥哥和小姐姐都化身教練,,教跑步的,、教健身的、教打球的等,,其中還不乏專業(yè)運動員,,他們直播運動技巧,如足球運動員徐亮教如何提高任意球,、李小雙教如何家中鍛煉等。
一時間,,專家,、體育培訓機構負責人看好線上培訓的美好前景,健身行業(yè)資深專家鄭文斌就非�,?春镁上培訓,,他稱未來線上直播及在線教學會越來越流行。同時,,家庭健身會成為一個新的利潤增長點,,帶動一批家庭健身設備供應商及一批提供優(yōu)質在線內容的健身課程服務商�,!敖衲杲∩硇袠I(yè)還有一個趨勢就是會跨界到更多相關的健康行業(yè),, 提升盈利能力,譬如在健身房增加兒童體適能及孕產課程將會越來越多,。健身行業(yè)今年也將會開始擁抱大數(shù)據(jù),,利用龐大的客戶數(shù)據(jù),開發(fā)客戶的數(shù)據(jù)價值,,提升盈利能力,,未來所有的企業(yè)都必須懂得擁抱大數(shù)據(jù)才有未來,希望健身行業(yè)這次可以抓住機會率先擁抱大數(shù)據(jù),,占領先機,!”
不看好線上培訓的也大有人在,,他們認為線上培訓不能達到體育培訓的效果。前文中提到的北京擊劍俱樂部負責人坦言,,線上培訓或比賽只是疫情下體育培訓機構或體育組織不得已的做法,,“運動項通過網(wǎng)上隔空比劃那還能是對抗嗎,這不就是真正的‘論劍’嗎,,即便是個人項目比如田徑的百米賽,,隔著屏幕和一起站在賽場上感覺都不同,所以線上培訓和比賽,,只能是特殊時期的特殊做法,,不可能占主導�,!�
廣州亞運會射擊冠軍劉亞東也承認,,線上培訓或比賽尤其是后者,已經沒有了比賽的意味,,“哪怕是我們射擊運動,,你感受不到對手的任何變化,舉手投足,、呼吸等,,這都是比賽的一部分,你的緊張,、興奮都與對手有關,,而線上比賽這一切都不存在,所以也不可能有比賽的感覺,。如果對抗賽老在線上進行,,等到了賽場與對手競技時內心崩了也很正常�,!�
從廣州足球培訓領域來看,,所謂線上培訓根本走不通,最多只能作為維系原有學員的一種手段而已,。
“如果線上可以,,為何大家還要著急盡快恢復線下培訓,線下比賽,?都去線上就可以了,,又不用場地,也組織起來簡單,,CBA,、中超直接線上比就可以了,又安全又省力,。我覺得線上模式就是個噱頭,,更多是維護客戶黏性的手段,,因為你無法解決很多線下達到的效果�,!眲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