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戀難在我國社會已然成為不爭的事實,。隨著婚戀焦慮呈現(xiàn)年輕化趨勢,,在大學校園內,婚戀課程成為許多高校學生的“救命稻草”,。很多高�,;閼傧嚓P的選修課,,一經開設便受到大學生的熱烈追捧。
教授這門課程的武漢理工大學張曉文老師認為,,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是婚戀焦慮產生的主要推手,,減少網絡沖浪的時間,行動起來,,與真實的世界發(fā)生鏈接是年輕人緩解校園婚戀焦慮、獲得幸福的唯一方式,。
婚戀作為人生大事,,一直為公眾所關注,也讓不少青年為之煩惱,。近些年,,關于婚戀的熱點議題頻頻見諸媒體,,“剩男剩女”“天價彩禮”“花式催婚”等話題引發(fā)廣泛討論,也加劇了人們對婚戀的焦慮,。
事實上,,婚戀難在我國社會已然成為不爭的事實。據民政部公布的《2019年民政事業(yè)統(tǒng)計公報》,,我國全年依法辦理結婚登記927.3萬對,,較上年下降8.5%,結婚率為6.6‰,,較上年降低0.7個千分點,,為2013年以來的最低數(shù)據。
大學校園內,,作為與“婚姻”呈正向發(fā)展關系的“校園戀愛”無法避免這份催化劑,,婚戀焦慮呈現(xiàn)年輕化趨勢。當婚戀焦慮悄然爆發(fā)時,,婚戀課程成為許多高校學生的“救命稻草”,。
1 婚戀課成為校園“爆款”課程
“馬上開始,還有一分鐘,!”上午9點左右,,武漢大學大三學生傅森正緊張地盯著電腦屏幕。為了能搶到自己心儀的課程,,他一早便登錄選課系統(tǒng),,在電腦前開始慢慢等待。
當時針指向10點時,,他迅速點擊“選課”,。直到“戀愛必修課”這一課程出現(xiàn)在課表中,他才露出如釋重負的笑容,。
“我已經盯著這門課3年了,,想選它的人很多,不早點準備的話很難選到,�,!备瞪硎尽W鳛槲錆h大學的一門通識選修課,,“戀愛必修課”自2012年設立起,,就一直受到學生追捧,成為學校的“爆款”課程,。
和傅森有相似經歷的,,還有武漢理工大學的研究生葉維。由于缺乏婚戀知識,、對婚戀充滿向往,,葉維與同寢室3位室友約好一起“搶”課,。
她們想要“搶”的課程,是由武漢理工大學職業(yè)發(fā)展與心理學教師張曉文開設的一門通識選修課“婚戀職場人格”,。
“雖然經歷過戀情,,但對婚戀還不系統(tǒng)了解。學校這門課程頗具名氣,,通過上課來學習婚戀知識是很好的渠道,。”在葉維看來,,通過學習有助于解決戀愛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
在武漢理工大學,像葉維這樣選擇“婚戀職場人格”選修課程的研究生有1600余人,,遙遙領先于其他通識選修類課程,。而實際上,慕名前來聽課的學生,,遠不止這些,。
“不同于我給本科生上的‘愛情心理學’,研究和討論親密關系,�,!閼俾殘鋈烁瘛瘡娜烁癯霭l(fā),探討不同性格的人會遇到什么樣的職場和什么樣的愛情,,更有針對性,,也更具備實用價值�,!睆垥晕谋硎�,。
據了解,“婚戀職場人格”和“愛情心理學”的線上課程一樣火爆,,兩門課程在中國大學MOOC上線4年,,選課人數(shù)過百萬。其中,,“婚戀職場人格”獲得中國大學MOOC組織評選的2017年度“我最喜歡的MOOC”TOP3,,張曉文也獲得愛課程頒發(fā)的2017年度新銳教師獎。
事實上,,婚戀課程的火爆并非新鮮事,,早在2007年,北京師范大學便開設了一門“親密關系與自我成長”,,獲得學生追捧,;2013年,華東師范大學開設“婚姻與愛情”課程,,贏得大量人氣,;2015年,鄭州師范學院開設的“愛情心理學”選修課,,一經開設即爆滿……
《中國青年報》此前報道《大學的戀愛課該教些什么》中提到一組數(shù)據:“中青校媒面向全國1028名大學生發(fā)起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88.23%的大學生支持大學開設戀愛課,�,!�
這些火爆的數(shù)據難免讓人思考,為何婚戀類課程如此受大學生追捧,?
2 社會婚戀焦慮在高校擴散
曾修習過“戀愛必修課”的武大研究生陳婉認為,,高校婚戀課程不僅可以滿足同學們對愛情的好奇與向往,,也可以緩解與日俱增的婚戀焦慮,。
在陳婉看來,近些年,,關于PUA,、出軌、家暴的消息越來越多,,一些營銷號專門靠挑起兩性對立來吸引關注,,引起社會婚戀焦慮。這種焦慮也影響到了大學生,,這或許是婚戀課程火爆的原因之一,。
當社會婚戀焦慮逐漸在“象牙塔”擴散,高校學生不知如何開始戀愛,、盲目開始戀愛,、不愿戀愛的情況層出不窮。
“剛確定可以讀研,,爸媽就開始催我找對象了,。”武漢理工大學的研究生鐘蕓無奈地說,。起初,,鐘蕓以為在理工科學校,戀愛不會是難事,,也曾和朋友立下“入學后一定要脫單”的目標,。然而,幾個月后她發(fā)現(xiàn),,遇到合眼緣的她沒有勇氣主動聯(lián)系,,常常接觸的那些同學她又沒有感覺。在這樣的情況下,,她抱著“指不定能脫單,,再學習些戀愛小知識”的想法,,選修了張曉文老師開設的婚戀課程。
鐘蕓認為,,相較于男性,,女性更容易被“社會時間”所定義。隨著年歲的增長,,會承受更多來自父母與社會的壓力,。“每次看到地鐵站墻上貼的‘湖北省碩博相親’廣告,,我就會感到心驚,。女生對自己的年齡本來就存在焦慮,讀研之后,,如果還沒有穩(wěn)定的婚戀對象,,這份焦慮就會被無限放大�,!�
和鐘蕓有同樣焦慮的,,還有武漢某部屬高校的研究生汪晨�,!霸趺崔k,,我會不會嫁不出去啊”已經成了她的口頭禪。汪晨表示,,自己的焦慮主要來自網上關于婚戀層出不窮的負面報道,。每次看到這些消息,她都會覺得“不相信愛情了”,,擔憂自己是否能夠遇到合適的婚戀對象,。
對汪晨來說,喧囂的社會輿論已經影響了她對婚戀的看法,�,!拔乙环矫婵释閼伲硪环矫嬗钟X得很害怕,。每次看到相關新聞和一些極端的評論,,我就覺得就算找到了喜歡的人,也不敢戀愛,,更不用說結婚了,。”
在過去一年中,,湖北某高校大四學生萬璟換了3個交友對象,。
“在沒有更多約束的大學校園中,大家的節(jié)奏會變得很快�,!比f璟認為,,現(xiàn)代社會留給大家了解婚戀對象的時間太短,因此戀愛也會更利己,。
在萬璟心里,,戀愛和結婚沒有必然聯(lián)系,�,!敖Y婚會牽扯到兩個家庭,需要考慮許多現(xiàn)實因素,,難免讓人感到焦慮,。但戀愛不一樣,就像交朋友,、相親,,都是一種與人交往的方式罷了�,!比f璟表示,,如果對象會令自己感到焦慮,倒不如重新發(fā)展一段關系,,只要避開之前遇到的問題,,就能暫時緩解焦慮。
婚戀焦慮不僅帶來了戀愛的迷茫和盲目,,在一定程度上也會推動焦慮的極端化走向,,“不婚主義”“不戀主義”在校園環(huán)境中有所滋長。
“與其擔心以后的各種摩擦,,在自己就可以養(yǎng)活自己的時代,,不談戀愛是最輕松的生活方式�,!边@是武漢某高校學生肖琪的“人生格言”。
肖琪覺得,,“校園婚戀太幼稚,,社會婚戀太功利,既然婚戀會給人帶來焦慮,,倒不如將之拋諸腦后,,好好學習�,!毕啾仍缒昱d起的“丁克文化”,,“不戀”成了校園“肖琪們”更為推崇的生活方式。
在肖琪看來,婚戀是除去學習,、愛豆,、工作之外很小的一部分,并不值得花費那么多時間在另一個人身上,,“戀愛的關系會影響未來人生規(guī)劃,,我不想被另一個未知的人束縛自己的人生”。
3 如何破解青年婚戀焦慮
作為一名婚戀課教師,,張曉文發(fā)現(xiàn),,高校學生的婚戀觀發(fā)生了巨大變化。
“我開設婚戀課已經10年了,,很明顯能感覺到,,愛情現(xiàn)在好像‘祛魅’了,大家覺得這個東西沒有這么神圣,、這么必要,。學生們會認為愛情很虛幻,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最后可能也未必得到很好的結果,。”
湖北經濟學院教師嚴念慈也有類似的感觸,。她在學校開設的“愛情社會學”與“愛情,、婚姻與家庭”兩門課程,吸引了諸多學生報名,。其中,,一個名為賈梁的學生的自白,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賈梁將自己的戀愛經歷自嘲為“火箭墜毀式”戀愛,,即轟轟烈烈地快速開始,又轟轟烈烈地快速結束,�,!坝袀女孩第一天和我認識,第二天就主動和我確認戀愛關系,,換了情侶頭像,,在社交平臺宣傳,卻又在第三天將我甩掉,�,!鳖愃频氖虑椋谒砩习l(fā)生過不止一次,。
賈梁既是“盲目戀愛”的受害者,,也是“盲目戀愛”的參與者,。“經歷了這些后,,我對愛情的期待開始退潮,,我感覺到混亂、害怕和焦慮,。我決定選擇報復性交友,,和許多女孩子曖昧,直到自己的熱度過了,,再置之不理,。”
對此,,嚴念慈表示,,現(xiàn)在大學生的婚戀觀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有著鮮明的時代特征,,象牙塔里的純真的慢戀愛漸行漸遠,現(xiàn)在的年輕人比10年前更加焦慮,。很多學生只在乎自己的感受,,他們的愛情來得快去得也快。他們更重視婚戀技巧,,而不是理論學習,,比如學生選課時更關心如何學會談戀愛,如何覓得良人,,如何不被PUA,。“這其實和我的課程內容有一定出入,�,!眹滥畲日f。
在張曉文看來,,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是婚戀焦慮產生的主要推手,。“在互聯(lián)網時代出生的人受網絡影響最大,,個體的自主性,、個人意識也更加強烈,在面對戀愛時,,往往會持有更多不同的觀念,,展現(xiàn)出更多元、更個性的一面,�,!睆垥晕姆治龅�,。
“學生的情緒很容易被互聯(lián)網帶動,現(xiàn)在很多婚戀焦慮源自網絡情緒的放大,,以及對男女性別對立的渲染,。網絡對婚姻的負面報道、對孤獨經濟市場的引導增多,,這種焦慮感會使得他們對婚戀的欲望降低,。”張曉文說,。
她認為,,在焦慮心理的支配下,學生會產生對戀愛相關知識的需求,,但婚戀涉及很多方面的問題,,它的發(fā)生也絕非電視劇般一場美麗的邂逅決定的,探尋過程中難免會受到社會環(huán)境賦予壓力的影響,。
但是,,張曉文表示,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雖然異化了某些人性,,讓婚戀焦慮帶有一定的時代特征,,可這也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沒有必要過分憂慮,。因為,,追尋愛和歸屬是人類的本質需求。
青年一代該如何減輕自身婚戀焦慮,?張曉文對高校大學生提出建議:“與真實的世界發(fā)生鏈接是我們獲得幸福的唯一方式,。減少網絡沖浪的時間,行動起來,,主動去結識朋友,,真誠地與人交往,是緩解校園婚戀焦慮的最佳方法,。我們在真實世界獲得的鏈接多一些,,在精神世界的焦慮就會少一些�,!保☉茉L者要求,,文中所涉人物傅森、葉維,、陳婉,、鐘蕓、汪晨,、萬璟,、肖琪,、賈梁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