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客戶端北京3月11日電(李赫)“數學這么差,,體育老師教的吧”,。從小到大,,不少人都在成績不好時被這句話“黑”過,�,?赡阌袥]有想過,,明明都是無數節(jié)體育課因為體育老師“有事”而被數學老師,、語文老師,、甚至英語老師“代課”,到頭來數學學不好,,卻成了體育老師的“鍋”,?對于這句戲謔之言,不少體育老師也有話說,。
“肯定會覺得很不舒服”
“這是一種調侃的說法,�,!弊隽�17年鄉(xiāng)村初中體育教師的劉戰(zhàn)爭對說出了他的看法�,!绑w育老師在課堂上,,有廣播操,有熱身操,,都是1個8拍是一個動作結構,,比如4乘4個8拍,4乘1個8拍,。隊列隊形里喊1-2-1,、1-2-3-4,可能是調侃體育老師只能數到2,、數到4,、最多數到8�,!�
在他看來,,這種說法是一個針對傳統體育教學內容中,有關數字的“�,!�,。而目前就讀于陜西師范大學的體育教育專業(yè)碩士研究生葛達燁也認為,這是互聯網時代流傳開來的一個玩笑:“這么說的人大多都是從眾心理吧,,就感覺是個網紅語,,自己說了以后覺得有笑點,大家還都知道,�,!薄 �
但這并不意味這他們就對這樣的說法聽之即忘,并不在意,。
“可能最初的調侃,,時間長了在中國傳統教育模式影響下,出于對體育,、副科老師的成見,,演變成比較負面的說法”,劉戰(zhàn)爭想了想說:“如果拿這個來貶低體育教師,,我認為他應該好好想想,。體育教師,尤其是運動過程跟學生溝通,,不管是智商也罷情商也罷,其實都要求很高,�,!�
打算在畢業(yè)后從事體育教育工作的葛達燁也有些不服:“我個人認為數學對大部分人的作用是提供邏輯思考的能力和推理的思維,。如果單獨是這個用處的話,體育老師教的也不差,�,!�

資料圖:體育教師教女學生們練習女子防身術。中新社記者 張暢 攝
相比之下,,已經在北京大學執(zhí)教8年的張冰對這種說法更為不忿:“說實話,,我們從業(yè)人員聽了肯定會覺得很不舒服。我們考大學的時候也要考到一本成績,,運動成績也非常好,。我也完全可以說‘你學習沒我好,運動也沒我好,,憑什么挖苦這個行業(yè)’,。究其原因,可能是一種過時的觀念,,覺得搞體育的人四肢發(fā)達,,頭腦簡單�,!�
“其實我們的一個基本觀點就是——都是老師,,只是學科分工的不同,在職責功能上并沒有任何的區(qū)別,�,!北本w育大學體育教育教研室講師高鵬在談到這個問題時,提出了這一概念,。
“其實就是社會偏見”
高鵬直截了當的表示:“這種說法很大程度上,,是心理學中所說的社會偏見�,!�

資料圖:體育教師在接受培訓,。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
“長時間以來,大家對體育學科的認識是有偏差的,,覺得體育不那么重要,,因而會覺得體育老師也不如別的老師重要,或者體育老師不需要那么高的素養(yǎng),�,!备啭i說。
即將畢業(yè)的葛達燁已經開始著手找工作,,本科就讀于全國最好的體育院校北京體育大學,,碩士考到了西北地區(qū)最好的師范類院校陜西師范大學,算得上“根紅苗正、科班出身”,,但他想進入高校執(zhí)教也并不容易,。
“我這個情況在西安想要進高校做體育老師,還是有點難度的,,西安高�,,F在清一色博士。體育稍微好一點,,我運動等級高還能有機會,,”葛達燁說,“西安外國語大學要求博士學歷和英語水平6級,,西安交大要海歸才行,,文理科都是這個標準,術科的話國內一類院校博士只能說有機會,,一線城市的話,,本科學歷能進入小學做體育老師,就相當不錯了,�,!�

資料圖:成為體育教師的門檻也并不低。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
與葛達燁不同,,中專畢業(yè)的劉戰(zhàn)爭18歲就進入中學做了體育老師,,一路從班主任做到了教導主任,于他而言,,學歷之外,,體育教學的特殊性也對體育教師的能力有著很高的要求。
“當時跟我一批回來的,,有兩個陜西師范大學委培生,,還有一個本科畢業(yè)的。最后學校和教育局協商以后,,認為他不能勝任初中教學工作,,調到小學去了。我工作這快20年了,,有些老師學問可能很高,,但農村教學中沒有辦法很好的把自己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所以有時候教法還是很重要的,�,!�
相比之下,在北大執(zhí)教的張冰體會到的更多是一種無奈:“學生對體育課都很認真,,對老師也都很尊敬,。但是呢,,有些人對于體育專業(yè)的學生、包括體育,,會有一些不了解,,或者說是偏見�,!�
他舉例說,會有不少同學問他:“老師,,你們體育大學上學的時候,,是天天就在訓練場訓練嗎?”“學體育為什么還要上碩士,,或者上博士,?是學什么啊,?”
“體育教育訓練學,、運動心理學、解剖啊生理啊這些,,都要學,。大家還不理解,大家也還有對體育的誤解,,就是所謂的不平等的認知,。”張冰有些無奈的說到,。
“很多時候都是出于很功利性的目的去參加體育”
對于這樣根深蒂固的偏見存在的根源,,高鵬認為,在于社會對體育的認知有所偏差:“體育雖然很久前就進入到中考,,還沒有真正進入到最關鍵的高考,,所以說大家對于體育的認識依然是一種處在一種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之感,�,!�
他補充說:“大家都知道要開足開齊體育課,否則后果很嚴重,,國家會處罰,;但是真正從內心中,很多人還沒有覺得必須得去從事體育,,而是出于功利性的目的去參加鍛煉和體育活動”,。
張冰也表達了同樣的看法:在小學或者是初中的體育課,學生會做一些基礎體育運動,,但這些事在學生和家長意識里并不是必須的,,也會因此覺得體育老師也不是必須的。
說到這些,做了20年一線鄉(xiāng)村體育教師的劉戰(zhàn)爭忍不住嘆了口氣:“我執(zhí)教的是初中階段,,如果不是中考要加試體育的話,,我認為初中體育課存在的環(huán)境將會很微妙。比如說,,國家提倡初一初二學生每周要上夠4節(jié)體育課,,但課時開夠了,真正在課堂上能不能,、敢不敢進行有效的身體鍛煉,,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
他告訴中新網記者,,在他所從事的農村體育教學中,有些體育老師由于害怕學生出現運動損傷而過分謹慎:“上課過程中一直要求提高身體素質,,但平時不敢給學生加量,,不敢給學生上一些力所能及的器械。體育老師確實從內心來說比較無奈,,一上課就廣場舞,。確實有時候比較縮手縮腳�,!�
在高校層面還有其獨有情況,。張冰的介紹,體育作為一種術科科目,,學術科研只是高校老師工作的一部分,,對體育老師考量標準還有帶隊成績、訓練效果等多方面,。但在以科研為普遍評價標準的情況下,,科研量要求相對較少的體育老師也會被視為“沒文化”。
“高校評職稱肯定是有科研量要求,,這是毋庸置疑的,,因為科研是最容易判定的,你有幾篇文章就是幾篇文章,。而比如說你上多少課,,或是帶隊拿了一個什么成績,這些是有水分的,,項目不同也沒法類比,。”
而回到一開始的話題,,其實說到底,,體育老師教數學也并不是什么“離奇”的事,。根據高鵬的介紹,在歐美,,體育老師教數學,,數學老師教體育都很正常:“這是一種全科教學模式,其實在低年級,,這種全科教學模式可能會更好,。”(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部分姓名為化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