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7日上午,第十七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在廣西南寧開幕,,習近平主席發(fā)表視頻致辭,。這次致辭,,意義非同一般。
新局面
早在2013年10月訪問印尼時,,習主席就提出了與東盟國家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攜手共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
7年來,,雙方的密切合作讓古老的海上絲綢之路煥發(fā)了新生機,。用習主席的話來說,,中國-東盟關系已成為亞太區(qū)域合作中最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成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例證,。

△這是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qū)欽州港片區(qū)的集裝箱碼頭(2019年11月23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曹祎銘 攝
當世界站在轉折的十字路口,,全球遭遇保護主義逆風,,作為好鄰居的東盟,在中國外交伙伴中有何定位引人關切,。
“新形勢下,,中方視東盟為周邊外交優(yōu)先方向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重點地區(qū)……”習主席這樣說。
大變局下,,親自為會議致辭,,一個“優(yōu)先方向”、一個“重點地區(qū)”的表述,,足見中國對東盟作為戰(zhàn)略伙伴的重視,。
這種重視基于雙方命運與共的紐帶,這僅從經貿領域就可見一斑——
今年以來,,盡管受疫情嚴重沖擊,,國際貿易大幅萎縮,但東盟卻超越歐盟,,歷史性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為雙方經貿合作打開新局面。
可以想見,,14億人口的中國大市場加上6億人口的東盟大市場,,將產生“1+1大于2”的效應。打造更有韌性的區(qū)域產業(yè)鏈價值鏈,,無疑將成為雙方抵御外部風險的有力“武器”,。
新抓手
打開新局面,還需新抓手,。
戰(zhàn)略互信,、經貿合作、科技創(chuàng)新,、抗疫合作……圍繞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習主席提出四方面倡議。其中,,“深化數字經濟合作”“打造‘數字絲綢之路’”的提法令人耳目一新,。
“在智慧城市、5G,、人工智能,、電子商務,、大數據、區(qū)塊鏈,、遠程醫(yī)療等領域打造更多新的合作亮點……”抓住數字經濟的新動能,,習主席為未來雙方合作指明新路徑。

△浙江省杭州市的5G農貿市場——駱家莊農貿市場的大屏幕上實時顯示交易,、客流等相關情況(2020年5月17日攝),。新華社記者 韓傳號 攝
搶抓機遇,方能在危機中育新機,。
經此一“疫”,,發(fā)展數字經濟已成為大多數國家的共識。從金磚到APEC,、G20,,近期陸續(xù)召開的國際會議中,數字經濟都成為習主席講話中的高頻詞,。
新形勢下,,“一帶一路”要煥發(fā)新活力,更需插上數字經濟的“翅膀”,。
在這方面,,中國與東盟之間有天然優(yōu)勢和巨大潛力。東盟方面曾預計,,到2025年,,東盟的數字經濟將從2015年占GDP的1.3%提高到8.5%。而中國數字經濟總量規(guī)模和增長速度位居世界前列,,對東盟而言將是分享經驗的珍貴伙伴,。
新未來
這次會議的召開,恰逢區(qū)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xié)定(RCEP)簽署不久,。

△這是2020年11月15日在越南首都河內拍攝的區(qū)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xié)定(RCEP)簽署儀式現場,。
這個習主席關心并在多個外交場合提到的協(xié)定,催生了世界最大自貿區(qū),,將為中國與東盟未來合作打開更廣闊的空間。
與往屆不同,,今年的東博會采取了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
這樣的情景讓人熟悉——在全球疫情蔓延背景下,這成為中國今年以來繼服貿會,、進博會之后,,第三次舉辦的線上線下結合的重大國際經貿活動。
是舉辦形式的創(chuàng)新,,更是中國堅定擴大開放的決心,。
“中國將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增強國內國際經濟聯動效應,以自身復蘇帶動世界共同復蘇,,包括東盟在內的世界各國都將從中受益,。”習主席再一次向世界作出開放宣言,。
多家國際機構預測,,中國有望成為今年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彼此張開懷抱,、構建更緊密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必將幫助東盟早日走出疫情陰霾,為世界經濟復蘇注入更多強勁力量,。
策劃:霍小光
監(jiān)制:車玉明,、韓潔
主筆:于佳欣、鄒多為
視覺 | 編輯:苗夏陽,、顧天成
新華社國內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