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時候了同學們,,我們該走上前線,,我們要打擊侵略者……”
近日,,在江蘇省張家港經(jīng)開區(qū)(楊舍鎮(zhèn))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錫劇《國旗下的公開課》精彩上演,。來自張家港市梁豐小學的學生們,,用傳統(tǒng)錫劇演繹港城烈士童德載的故事,唱響紅色旋律,。
1940年10月,,還在梁豐中學就讀的童德載,動員40多名學生組成“梁豐學生抗敵聯(lián)合會”,,并擔任執(zhí)行委員,,投身于抗日救亡的洪流中。1941年,,童德載遭敵人伏擊不幸被捕,,后在恬莊附近英勇就義,犧牲時未滿18周歲,。
陳嘉豪是一名小學二年級的學生,,為了演好童德載這個角色,他認真學習童德載的事跡,。在反復排演的過程中,,他被童德載舍身忘我的精神深深感動。陳嘉豪說:“我要演好童德載這一角色,,演出他的英雄氣概,,爭做新時代的好少年�,!�
初心如磐,,文明似光。張家港市已連續(xù)六屆獲得全國文明城市,。張家港市委書記潘國強表示,,張家港正高擎紅色火炬,為爭創(chuàng)“全國文明典范城市”集聚紅色新動能,。
“我們腳下這片土地,,是當年渡江戰(zhàn)線的最東端,在這里打響了蘇州解放的第一槍,。”在張家港雙山渡江勝利公園,,渡江戰(zhàn)役的親歷者,,89歲的老黨員陳品如,正為大家講述當年解放軍戰(zhàn)士在雙山島村民的幫助下,,冒著槍林彈雨浴血戰(zhàn)斗的故事,。
雙山島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江戰(zhàn)役最東端戰(zhàn)場,,是渡江戰(zhàn)役勝利的重要突破口。在渡江戰(zhàn)役中,,參戰(zhàn)的沙洲船工有100余人,。他們勇斗驚濤駭浪,經(jīng)受生死考驗,,為解放江南立下了卓著功勛,。
張家港雙山香山旅游度假區(qū)深入挖掘?qū)氋F的歷史資源,精心打造了渡江勝利公園,,展現(xiàn)了這座小島與人民軍隊特殊的淵源和感情,,讓紅色文化在這里薪火相傳。2020年7月,,渡江勝利公園落成,,成為干部群眾銘記黨史軍史、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教育基地,。
雙山香山旅游度假區(qū)宣傳委員何興娟介紹,,近年來,旅游度假區(qū)以綠色發(fā)展為基調(diào),,紅色傳承為主題,,開辟了“尋渡江勝利印記、走江島生態(tài)之旅”等“紅色+生態(tài)”特色線路,。
湖畔書房位于暨陽湖生態(tài)園,,是張家港市第一家有聲圖書館�,!昂蠒磕壳皳碛�800多冊‘紅色文化刊物’,,市民可以通過手機掃碼收聽,也可以通過‘耳機森林’進行沉浸式學習,�,!睆埣腋凼形捏w廣旅局黨委委員、市圖書館(市少兒圖書館)館長徐牡丹介紹,,湖畔書房是張家港市全面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和城市文化建設提檔升級的重要空間載體,。
“我的爺爺是張家港地區(qū)一位為革命獻身的共產(chǎn)黨員�,!�5月17日,,在“益空間·湖畔書房”,紅色文化傳播志愿者謝步時向10多位讀者代表分享了祖父謝愷的革命事跡,。作為湖畔書房的忠實粉絲,,市民陳先生表示:“湖畔書房不定時舉辦紅色閱讀分享活動,讓我受益匪淺,�,!�
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過程中,,張家港積極鼓勵群眾成為紅色文化傳播者,創(chuàng)新推動紅色文化傳播與精神文明建設深度融合,,使紅色基因與文明城市血脈交融,。
張家港市委副書記、市長韓衛(wèi)表示,,傳承紅色基因,,張家港廣大干部群眾在感受紅色文化魅力的同時,以深化新時代文明實踐為引領,,讓黨的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打通宣傳服務群眾“最后一百米”,為爭創(chuàng)“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凝聚強大精神動力,。(經(jīng)濟日報-中國經(jīng)濟網(wǎng)記者 薛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