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7月31日訊(記者 董小迪)山丘起伏,、綠樹成蔭,、碧綠的湖水邊點綴著亭臺樓閣......在內蒙古自治區(qū)首府呼和浩特市北部,,大青山南麓與G6高速之間,,分布著一處集森林公園、文化體育運動中心,、國足訓練基地等于一體的大型郊野公園,,是當之無愧的呼市后花園。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如今草木蔥郁的后花園曾經植被稀少,,且沙坑遍布、廠礦林立,,是有名的沙塵“策源地”,。從讓人頭疼的問題區(qū)域到風景優(yōu)美的游憩之地,這片土地上發(fā)生的變化離不開呼和浩特市對大青山前坡的治理,。
烏素圖國家森林公園負責人王文告訴記者,,大青山前坡沙質土壤偏多,曾是距呼和浩特市建成區(qū)較遠的郊區(qū),,分布著眾多采砂場,,隨著城市的不斷擴展,這片沙石裸露之地也逐漸逼近城區(qū),。每到春季,,大量塵土被西北風卷入市區(qū),成了典型的沙塵“策源地”,。
當時的大青山前坡分布著31處采沙坑,,需治理面積約124公頃,部分采沙坑極限高差達40米,,成為雨季的安全隱患,。
2012年起,呼和浩特市開始推進大青山前坡生態(tài)恢復與改造,在大青山南麓與G6高速之間,,規(guī)劃了一片東起呼市與烏蘭察布邊界,,西至呼市與包頭邊界,跨度120公里的治理區(qū),,采取了回填,、覆土平整、植樹種草以及生態(tài)園林改造等多重手段,。
“缺土嚴重的地區(qū),,我們就順勢注水,做成湖泊,。對一些沙坑,,我們會自然放坡,,然后在上面浮一層種植土栽種植物,。”王文告訴記者,,這種方法因地制宜,、且造價低,符合節(jié)約型園林的理念,。
2014年底治理工程初具規(guī)模,。如今,大青山前坡已有27處采沙坑進行了綜合治理,,廢棄無主沙坑地質環(huán)境治理工程已完成83%以上,,打造并擴展了總面積達160公頃的多個生態(tài)片區(qū),徹底將沙坑變成了綠洲,,建起了大青山南麓一道綠色生態(tài)屏障,。
“現(xiàn)在大青山前坡一期工程已進入了養(yǎng)護階段,部分人工林已經長到了六七米高,,不僅改善了周邊村莊的環(huán)境,,還幫助不少村民解決了就業(yè)問題�,!蓖跷谋硎�,,大青山的基本植被已初具規(guī)模,當?shù)剡開展了雨水管理工作,,進行雨水收集,。
“工程初期,植被的人工痕跡較明顯,,近年來大青山前坡開始轉向自然恢復,。我們正詳細觀測植物種類是否合適,能否通過自然檢驗,,下一步,,將選擇榆樹,、油松等能夠植播的植物種類進行自然恢復,再從山上采集一些天然的種子,,讓其自然生長,。”王文說,。

雅瑪圖森林公園建設前后對比圖(上圖為建設前),。中共呼和浩特市委網信辦供圖

哈拉沁溝建設前后對比圖(上圖為建設前)。中共呼和浩特市委網信辦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