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15日電題:“公交活雷鋒”馮冰:我想看看北京地鐵是怎樣服務的
新華社記者許晟、馬曉媛,、霍瑤
晚上七點,,當我們按照預約時間敲開全國人大代表、山西大同市公交公司駕駛員馮冰在駐地的房門時,,他正在臺燈下整理當天全團討論的會議筆記。筆記寫得很認真,,一筆一畫的字跡非常工整,。
“有些代表在會上講得太快,視野很高,,在會場我記得很零散,,只能回來后參考代表書面的建議,再整理,、再消化,。”馮冰說,,最近每天晚上都學習,、整理到快12點。
今年47歲的馮冰,,1992年成為大同市的一名公交車駕駛員,,目前他駕駛的4路車,每天運行在大同站至大同五中區(qū)間,。
他被稱為“公交活雷鋒”,,關于他的事跡有很多。
馮冰會在每天發(fā)車前站在車門口給每位乘客說早上好,;他會主動為剛下火車的游客們講解大同旅游,;他在車里貼窗花、裝窗簾,、掛上仿真綠植,;還在車上準備了嘔吐袋、雨傘,、針線包……
每一個舉動,、每一個物件背后,都有一個故事,。
比如嘔吐袋,,那是有一次乘客暈車吐在了他身上,他沒生氣,,但從那以后準備了幾個塑料袋給乘客備用,;針線包則是有次看到背大包的乘客,在車上斷了背包帶無計可施……
雨傘的故事,馮冰更有感觸,。那是一個突然的下雨天,,一位老人拿著他準備的應急傘應了急,沒隔幾天就送還到了車隊,�,!澳銓Υ蠹液靡恍蠹乙矔䦟δ愫�,,這樣大家都會更好相處,。”馮冰說,。
日復一日,,他總是從點滴細微處把服務做得更好。目前馮冰還在自學英語,,希望能向更多外國游客解說大同旅游,,“可是一直沒人教我,現(xiàn)在只會最簡單的幾句,�,!彼杂袩o奈地說。
這次來北京,,履職之余,,他想看看北京交通服務是怎么做的�,!盁o人售票就是跟北京公交學的,。”馮冰說,,這次來特別想坐坐地鐵,,看下地鐵是怎樣做服務的。
這次全國兩會是馮冰第二次來北京,,上一次是來北京領全國勞模獎項,,來去匆匆,沒來得及體驗北京的公交和地鐵,。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馮冰這次帶來了幾份建議,件件離不開弱勢人群,,離不開交通老本行,。
——建議將公交駕駛員列為特殊工種�,!拔覀冮_車的,,工作時思想長期保持緊張狀態(tài),,有腰肌勞損等多種職業(yè)病,這幾年不斷出現(xiàn)公交司機猝死,,為了保障駕駛員生命安全,,也為了乘客安全,應把公交司機作特殊考慮,�,!瘪T冰說。
——建議出臺扶持農村客運發(fā)展的政策,�,!艾F(xiàn)在農村大多是留守的老人兒童,農村客運客流量少,、效益差,難以維持,。公交化改革后,,農村客運實行公交票價,但不能享受公交的相關補貼政策,,難以持續(xù)良性發(fā)展,。”馮冰說,。
“但我一個人的力量太小了,。”他說,,作為一名來自基層的全國人大代表,,我肯定會盡自己最大努力把基層的訴求提出來,但這樣的聲音還不夠多,,還需要更多人一起,,做更多努力才行。
“回去后我會更嚴格地要求自己,�,!瘪T冰說,這次來北京參加人代會,,很多老熟人會問怎么沒出車,,去哪了。我告訴他們說到北京參加人代會了,,“回去后要做出全國人大代表應有的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