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芝勇在蒙華鐵路集義隧道洞外進行控制測量,。經(jīng)濟日報-中國經(jīng)濟網(wǎng)記者 喬金亮攝
當您在享受高鐵和地鐵的快捷,、舒適感覺時,是否知道這里凝聚著鐵路工程精測人的功勞,?在這個行當中,,黨的十九大代表,、中國中鐵一局五公司高級測量師白芝勇,通過不斷學習努力鉆研,,成為擅長處理各種難題的技術尖子,,被同行譽為最優(yōu)“操盤手”。
白芝勇是在廣州東南西環(huán)線的時候開始接觸測量專業(yè),,成了現(xiàn)場的一名測量工,。從簡單的水準儀入手,一次次反復操作,,一直練到信手拈來,。
南京市緯三路過江隧道,是世界上同類隧道中規(guī)模最大,、地質(zhì)最復雜的過江隧道,。為此,白芝勇和他的團隊,,釆取了即時傳遞三維坐標的辦法,,通過精測設置了四條控制線,四條控制線如同給盾構機裝上了眼睛,,引導著盾構機精準前行,。2015年7月,“天和號”“天和1號”盾構機,,在地下整整穿行了900多天后,,以誤差僅12毫米的高精度,圓滿實現(xiàn)了貫通,。
工作10多年來,,白芝勇先后參與40多條國家重點鐵路的線路復測、工程精測工作,,共獲得國家專利9項,,完成了11.5萬個控制點的布設,,參與了2300余公里高鐵的精測,用雙眼,、雙腳見證了“中國高鐵”不斷向前延伸,,用點和線編織著他絢麗的精密測量人生。(經(jīng)濟日報-中國經(jīng)濟網(wǎng)記者 喬金亮)
(責任編輯:秦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