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9日訊(記者成琪 專欄)何為經典,?如何活化經典,?全國政協(xié)委員,民盟中央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認為,,就美術而言,大量的經典貯存在美術館,、博物館的庫房里,,要發(fā)揮經典的作用,首先要梳理,,其次要活化,。

全國政協(xié)委員,民盟中央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資料圖)
有數(shù)據顯示,,至2016年,文化行政部門歸口管理的463家美術館館藏總數(shù)達47萬余件,,其中中國美術館館藏達11萬件,。全國500多家藝術類博物館館藏達百萬余件�,!斑@些歷朝歷代積累下來的作品構成波瀾壯闊的畫卷,描繪了人和事,。人,,是有品、有質,、有格的仁人志士,,是時代的英雄,是善良,、勤勞,、樸素的普通人。事,,是在歷史發(fā)展過程中,,推動社會發(fā)生重大變革與進步的可歌可泣的事件,,是生活中平凡而偉大的感人之事�,!眳菫樯秸f,。
吳為山認為,這些作品,,集中表現(xiàn)了歷史文化,、民族文化、紅色文化,、當代文化,,弘揚了中國人自主自強的獨立精神,兼容并包的博大精深,,崇德尚禮的人文精神,,改革開放的創(chuàng)新精神,也表現(xiàn)了中國人親近自然,,贊美自然,,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精神,。經典中深厚的文化積淀以及強盛的文化基因,,“深刻流動的心靈世界和鮮活豐滿的本真生命”充滿著精神力量,它是文化自信的資本,。
活化是指對館藏作品由物質的靜態(tài)保存到文化功能的動態(tài)發(fā)揮,。如何活化經典?吳為山告訴中國經濟網記者,,活化,,首先要讓那些“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和藏在“冷庫”里的藝術品重見天日,通過對這些經典作品的研究分類,、策劃展示,,讓優(yōu)秀傳統(tǒng)因子滲入到藝術家的生命,激發(fā)靈感與創(chuàng)新,。
其次,,各美術館、博物館之間要加強交流,,以策劃主題性展覽為引領,,互通有無,整合資源,,以完整體現(xiàn)藝術的力量,。
再次,為更好地惠及全民,,應實行公共文化服務的均等化,,讓經典作品到民族地區(qū),,革命老區(qū),貧困地區(qū),,邊疆地區(qū)舉辦巡展,。最后,要讓經典作品在國際社會講好中國故事,。
吳為山指出,,近些年來,在西方價值觀影響下和商業(yè)杠桿推動下,,某些當代藝術在國際“走紅”,,而真正反映中華民族美的歷程和精神發(fā)展史、反映當代人生活主流的作品卻很少,,以至于在國際社會呈現(xiàn)出一個被“誤讀的中國”,。這是由于長期以來中國與西方發(fā)達國家在經濟上的落差,帶來了文化上的不自信,。
“隨著中國的崛起,,國際社會更希望了解一個真實的中國。所以展示經典,,講好中國故事十分重要,。經典作品具有超越性,中華民族的文化具有為世界共享的普遍性,,活化便在于讓中國經典成為人類文化的共同價值,。”吳為山說,。
代表委員小資料:
吳為山,,男,漢族,,1962年1月生,,江蘇東臺人,具有國際影響的雕塑藝術家,,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常委、文化工作委員會主任,,中國文聯(lián)全委會委員,,國家當代藝術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所長,、中國雕塑院院長,,全國城市雕塑建設指導委員副主任,、藝術委員會主任,南京大學美術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學術委員會主任,,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吳為山曾獲得2012盧浮宮國際美術展金獎、英國皇家攀格林獎,、俄羅斯藝術科學院金質獎章,、首屆中華藝文獎、新中國城市雕塑建設成就獎等眾多榮譽,。香港中文大學榮譽院士,,韓國仁濟大學名譽哲學博士,英國皇家雕塑家協(xié)會成員,,英國皇家肖像雕塑家協(xié)會會員,,俄羅斯藝術科學院榮譽院士。
更多報道請見 “穩(wěn)中求進 團結奮進——2017全國兩會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