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的中經在線訪談,,今天做客我們節(jié)目的嘉賓是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主任,、北京農產品質量安全學會副理事長劉普合;中國蔬菜流通協會副會長汪榮江,;山東省金鄉(xiāng)縣副縣長劉鵬,,歡迎三位,!今天我們節(jié)目把三位請到現場,主要想討論一個問題,,想談談這個漲勢猛如房價的大蒜,。這個大蒜幾倍、幾十倍的漲價,,背后的罪魁禍首到底是誰,?隱藏在這個現象背后的市場經濟規(guī)律是什么呢? [05-07 09:35] 汪榮江:我先說說,,大蒜價格有一些波動是正常的,,但是去年下半年的猛漲,還是不太正常的,。因為大蒜生產的季節(jié)性和常年消費,,這個是有一定的特殊性。因為大蒜是一種蔬菜,,也是一種調味品,,也是一種保健品。那么它生產的季節(jié)性非常強,,基本上都是集中在4,、5月份到6月這個期間來采收。它的消費是全年消費,,全年都需要吃大蒜,,而且老百姓可能天天要吃大蒜,盡管吃的數量不多,,但是每天都需要,。 [05-07 09:35] 汪榮江:那么,它季節(jié)性生產,、常年消費,,從這個時間的概念上來講,價格肯定會有一些波動,,收獲的季節(jié)肯定價格相對便宜一些,,到春節(jié)前后,這個價格肯定高一些,,這個波動應該說是正常的,。另外,大蒜的生產也有它的一些區(qū)域性,,我們是全世界的大蒜生產中心,,中國的產量是最高的。那么,,中國又相對集中在山東一部分,、河南一部分,、江蘇一部分,就是環(huán)海經濟區(qū)這一圈里面是大蒜的主要產地,,可能這個產量會占到80%,、90%。 [05-07 09:36] 汪榮江:那么產地的價格相對來講便宜一些,,如果拉到新疆,、海南去,這個價格加上流通成本,、組織過程成本,,價格肯定會相對提高,合理的有規(guī)律的價格浮動應該說是正常的,。往年計劃經濟的時候,,國家是統(tǒng)一定價的,85年以后基本上市場調節(jié)了,,對小品種的蔬菜,,國家調控的措施沒有照顧到位,基本上由市場,、由供求關系來決定這個價格,。那么,價格的波動,,這一兩年出現的幅度是比較大的,。可能有幾方面的原因,。 [05-07 09:38] 劉普合:我們要堅持兩點論:正常的價格波動是供需關系變化的信號,,劇烈的價格波動有時是價格扭曲和市場無序的信號。大蒜價格經常波動實屬正常,,但像今年這樣的漲法確實罕見,,目前每公斤生蒜的價格已突破歷史最高點。根據商務部最新統(tǒng)計數據顯示,,自今年4月中旬大蒜價格開始上揚,,自春節(jié)后的7.5元/公斤左右上升至現在的批發(fā)價12元/公斤左右,,小農貿市場零售價格在15元/公斤左右,,超市零銷價格在17元至20元/公斤左右不等。現白條豬批發(fā)中間價在12元/公斤左右,,大蒜價格賣過豬價格,。那么今年為什么大蒜漲得如此快呢?我想來自中國大蒜之鄉(xiāng)的劉縣長,,應該最有發(fā)言權,。 [05-07 09:38] 劉鵬:好,,山東省金鄉(xiāng)縣是大蒜之鄉(xiāng),每年在金鄉(xiāng)縣流通的大蒜達160多萬噸,,占全國大蒜產量的五分之一,。其中,09年大蒜出口供貨量在120萬噸以上,,占全國的70%以上,;直接出口40萬噸以上,出口日,、美,、俄等1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年創(chuàng)匯2億多美元,,所以,,形成了這么一種看法,就是世界大蒜看中國,,中國大蒜看金鄉(xiāng)這么一個說法,。 [05-07 09:38] 劉鵬:關于大蒜價格猛漲的問題,應該說大蒜價格受到了市場的制約,,多年大蒜價格的低運行,,是一種恢復型的自我調節(jié),和其他農產品價格上升結果一樣,,是市場價格上升的結果,。07年、08年,,我們價格比較低,,07年我們的成本都在1200元一畝地,加上人工費,,總成本達到2000元,,農民就掙個辛苦的勞動費。08年收入更低了,,畝產值達到700塊錢,,蒜農受到了很大的傷害,所以這個價格恢復也是正常的,。 [05-07 09:41] 劉普合:他說的這個價還不包括農民的勞動收入,。 [05-07 09:42] 劉鵬:種子按4塊錢一斤的話,一畝地要用300到400噸,,這個成本是比較高的,。價格一低,這個種植面積,,在08年秋就減少了,,我們金鄉(xiāng)減少了15%,全國減少25%,。我們這個情況也比較重視,就組織了一班人進行了調研,,請有關的專家,像和劉主任我們都進行了交流,,對這個問題有一個共同的看法。那就是供求關系決定了大蒜的市場價格,,有三方面的原因,一個是總的供應量比往年要少,,我們在09年5月份,我們大蒜儲藏量40萬噸,,現在我們同期的儲藏量不足7萬噸,供應量明顯減少,。 [05-07 09:42] 劉鵬:第二是出口量增加,,我們今年一季度出口在5.7萬噸,比去年同期上漲了10%,,它的生產產值增長了49%,。第三個原因,就是我們國內的需求量日趨上升,,特別是我們國內對這個大蒜的藥用價值,、保健價值,有了一個充分的認識,,還有疫情發(fā)生,,我們對大蒜防疫的作用有了認識上的提高。 [05-07 09:42] 主持人:那么現在這個大蒜漲起來的這部分錢到底是農民掙了,?還是炒大蒜的人掙了,? [05-07 09:43] 劉鵬:首先,關于農民利益問題,,蒜農獲得的價值最少,。農民無法形成規(guī)模效應,,像農民承包的土地最多在3,、5畝地,,價格的大起大落,往往嚴重地損害了蒜農的預期,,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我們一直在研究這個問題,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一方面要充分尊重市場規(guī)律,,另一方面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中,建立保護蒜農的機制,。 [05-07 09:43] 劉鵬:比如說建立大蒜種植協會,、大蒜供銷合作社,引導蒜農走綠色,、有機的路子,,引導蒜農搞好聯戶儲存。我這里舉一個例子,,08年的蒜比較賤,,冷庫儲存量比較大,儲存了40萬噸,,到09下半年蒜價往上升,,我們再出手,,效益比原來好得多,。假如說我們沒有儲存的話,農民的受益就會少一些,。 [05-07 09:44] 主持人:那么就是說這次農民不是主要的受益方,? [05-07 09:45] 劉普合:對。 [05-07 09:45] 主持人:中間是不是有炒大蒜的人,? [05-07 09:45] 汪榮江:個別的還是有的,,市場運作,,不是特別大量的,,不是直接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這些小的農產品,,它的整個流通環(huán)節(jié)的秩序、政府宏觀調控的措施,,可能也沒有調控到這些地方,。個別炒的還是有的,有賺錢的,,也有跳樓的,。 [05-07 09:45] 劉普合:在整個價值鏈當中,農民處在最底端,。第二個現象,,如果出現風險,基本上由農民全部承擔,。我想說明什么問題呢,?這在中國還不只是大蒜產業(yè)的現象,好多情況都是這個現象,,豬肉也是這個現象,。市場不是萬能的,當今這種情況下,,我們如果純粹只靠市場調節(jié),,就不能保證三農問題的有效解決,也不能保證最大的弱勢群體農民這塊的利益,。因為他比較起來,,千家萬戶小生產和千千萬萬大市場的矛盾,農民最終只能是這個價值鏈的最底端,,所以一方面要完善市場,,加強生產等等,這是一方面措施,。 [05-07 09:45] 劉普合:同時,,我覺得還要抓住最根本的一點,就是要按照中央一號文件說的,,要形成一個專業(yè)合作社,,建立專業(yè)示范村,,建立一個相聯系的經濟體,這樣就把產地的優(yōu)勢變成市場的優(yōu)勢,。產地的優(yōu)勢被分散了,,你的話語權又被組織化程度分散了,,市場沒有話語權,所以就很難掌握主動權,、利益分配的主動權,,更好地在農業(yè)增產的同時達到增收,就有一定的難度,。所以要抓兩條,,一條技術層面的改造,,另外一條一定要抓根本性的問題,,提高農業(yè)生產經營的組織化程度。 [05-07 09:47] 主持人:剛才劉主任提到很重要的一個抓手,,就是我們要建立一個組織化程度更高的系統(tǒng),,幫助農民增收增產。 [05-07 09:48] 汪榮江:其實像農產品的流通,,不單單是一個生產的組織化程度,,就包括這個從生產、到流通到消費,,應該有一個很完整的系統(tǒng)鏈條,,把這個鏈條能夠穿起來合理運轉,就可以保證價格會有一個有規(guī)律的,、有它一定的合理幅度去運作�,,F在,流通這一塊,,基本上還處在一個什么狀態(tài)呢,?由批發(fā)市場或者是一些配送中心、一些流通企業(yè),,這個過程是由他們來完成的,。那么在做的過程當中,也不是說能夠很統(tǒng)一到一起,,也還是比較分散的,,特別是農產品,有一些個體戶,、個體經濟,,大老板、小老板穿在一起做這個事情,。從我們協會角度,,也在這些方面做了一些協調工作。國外有一些經驗其實很好的,,像日本他這個農產品采收完了以后,,包裝、分級包括銷售,很大的一塊,,都是通過日本的農協,。 [05-07 09:48] 汪榮江:日本的農協實際上就是一個農業(yè)協作委員會,也類似于像協會,,他是由生產者和流通組織共同地來建設的這么一個組織,。這一系列過程,都是由他來完成的,,那么他價格包括市場的這個定價,,都是由他來完成的,這樣他定出的價格就非常合理,,也好操作,、好控制。 [05-07 09:49] 主持人:從根本上來說,,是不是還是一個流通和信息透明度的問題,? [05-07 09:50] 汪榮江:對,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大蒜的價格,,剛才劉主任提到,現在大蒜的價格比白條肉要高,。我覺得,,我們大蒜的價格為什么就不能比白條肉的高呢?就是價格定在什么程度算高,?我為什么不能賣到10塊錢一斤,,15塊錢一斤。現在土豆比雞蛋的價格還貴,,是合理還是不合理,,就是說這個產地怎么定位,到底怎么樣才合適,。 [05-07 09:50] 主持人:現在這個價錢在高價位的時候,,農民才是稍稍增加一點收入。 [05-07 09:50] 汪榮江:生產成本太高,,你不能讓農民虧著錢,,去種大蒜。 [05-07 09:50] 主持人:就是說過去農民都是賠著錢種大蒜的,。 [05-07 09:51] 汪榮江:那時候的成本也比較低,。 [05-07 09:51] 劉鵬:我們過去的蒜種是1毛錢一斤,當時的成本也低,。 [05-07 09:51] 劉普合:他從十畝算,,收入兩萬多塊錢,。 [05-07 09:51] 汪榮江:所以,你說大蒜的價格這段漲得很好,,其實和其他的一些勞動力成本在增加,、生產成本在增加,各個方面的價格我覺得都是浮動比較大的,。 [05-07 09:51] 主持人:難道種大蒜的成本比養(yǎng)豬的成本要高嗎,? [05-07 09:52] 劉鵬:這個每年都在發(fā)生變化,比如說養(yǎng)豬,,飼料成本高了,,豬肉的價格肯定要高。蒜種成本高的話,,大蒜價格肯定也要高,。 [05-07 09:52] 主持人:在豬肉方面,,國家有一些政策,,那么在大蒜這個方面呢? [05-07 09:52] 汪榮江:不光是大蒜了,,有一些大宗的蔬菜商品,,能不能也像豬肉和糖一樣,建立國家的儲備制度�,,F在生豬有活體儲備,,那么大蒜這塊,是不是也可以搞這種儲備的,,在緊急的時候,,像今年南方五省比較旱,如果說國家有一定的儲備,,也可以緊急救災,。也可以搞一定的類似像調節(jié)基金這一類的,價格高的時候,,國家可以拿出一部分來,,把這個價格進行平抑。如果是價格比較低的時候,,農民虧本生產的時候,,也可以對農民進行一定的補貼。這樣,,兩頭權衡,,把生產成本補償補償,把市場價格壓一壓,,我覺得這個價格也會平穩(wěn)一些,。 [05-07 09:56] 主持人:汪會長,,我想知道咱們現在在蔬菜里面有沒有這樣的儲備機制呢? [05-07 09:56] 汪榮江:現在還沒有,,前幾年也是南方五省受水災的時候,,曾經國家搞過一些緊急調運,實行短期性的一次性的補貼,,職能部門發(fā)放過,。但是,把它制度化,、常年化,,實際上應該建立這樣一種價值,對調節(jié)價格,、平抑供求這些方面應該是有好處,。 [05-07 09:56] 主持人:劉主任,它在國家儲備的時候,,遵照的規(guī)律是什么呢,?他會儲備什么樣的產品? [05-07 09:56] 劉普合:這個產品從幾方面講,,一個是產品,,我覺得越少越好,當初為什么儲備肉,?因為一開始覺得吃肉的替代性比較大,,我不吃豬肉、吃羊肉,、吃雞肉,。我覺得這樣的儲備有一定的社會意義,沒有這個坡度就沒有發(fā)展,,沒有市場調節(jié),,就沒有自身機制的不斷完善,所以我覺得這是一點,,品種要越小越好,。第二要調動兩個儲備的積極性,一個是國家儲備,,第二個是產地儲備,。 [05-07 09:57] 主持人:這是市場行為嗎? [05-07 09:57] 劉普合:這是他自發(fā)的行為,。我這個時候,,我錯峰上市,可以把價格賣得好一點,,保存一點儲備,,然后在合適的時候,,我再上市,賣一個好價格,。 [05-07 09:57] 劉鵬:減少因價格波動帶來的蒜農的損失,。 [05-07 09:57] 劉普合:畢竟是財政投入,財政開支,,負擔還是比較重的,。你說的蔬菜儲備,汪會長其實研究過,,比如說好的土豆儲備一些,,有些品種是好儲的,但是實際也是有難度的,。 [05-07 09:57] 主持人:就是蔬菜的儲備難度更大一些,,成本更高。 [05-07 09:57] 汪榮江:有一些品種是可以儲存的,,像大蒜的蒜苔,,這個技術是過關的。 [05-07 09:58] 劉普合:中國這么大,,這個地方遭災了,,那個地方沒有遭災,,互相之間的調劑還是非常好,。運菜不像運豬,運豬容易死,、容易導致疫病,,運菜沒有這個問題,所以我覺得儲備還是要靠商業(yè)和社會,、政府的,。 [05-07 09:58] 主持人:這也是形成一種健康有序的市場機制。 [05-07 09:58] 劉普合:這是農民掌握自己的話語權,。 [05-07 09:58] 主持人:我們如何打破這種蒜價大起大落的惡性循環(huán),,促進大蒜價格健康發(fā)展。 [05-07 09:58] 劉鵬:提高品牌價值,,提高大蒜的科技含量,,走大蒜的深加工精加工的道路。 [05-07 09:58] 主持人:汪會長這邊有什么良方給蒜農呢,? [05-07 09:59] 汪榮江:流通的組織化要提高,,同時要多元化,既可以在國內銷售,,也可以出口到國外,。目前我們的出口量是比較大的,,但多數是初級產品,都是干蒜,、鮮蒜出口,,加工的出口量還是比較少的。這樣,,有一些附加值還是比較低的,。實際上下一步也可以在國際流通上,大蒜這一塊也可以多做一些文章,,多增加一些加工品,,輸到國外去,既可以增加附加值,,也可以打開銷路,,使市場的流通,有一個很好的良性運作的這么一個秩序,。 [05-07 09:59] 主持人:就是說延長產業(yè)鏈,。 [05-07 09:59] 汪榮江:價格也有一些很好的把握。 [05-07 09:59] 主持人:大蒜出口的價格比國內銷售的價格這種成本高得多是嗎,? [05-07 09:59] 汪榮江:遠遠要高得多,。 [05-07 10:00] 主持人:外國人吃得慣中國的大蒜嗎? [05-07 10:00] 汪榮江:他們挺喜歡吃,,我們的大蒜品質是最好的,。 [05-07 10:00] 主持人:種大蒜的時候,我們會不會有一些科技創(chuàng)新呢,?就是目前,,我們在種植大蒜的時候,農民他有沒有一些科技的創(chuàng)新,,比如說提高產量,,或者是讓品質更高一些。 [05-07 10:00] 劉鵬:改善品種,,還是有機種植,、綠色種植,標準化種植,,從這些方面系統(tǒng)在提高,。 [05-07 10:00] 劉普合:我覺得大概有幾條路可以走,一個就是不斷地優(yōu)化品種,,第二個就是實行標準化生產,,保證我們的效率和質量。第三個,,我覺得很重要,,打造品牌,。打造品牌,一定是幾個方面的品牌去打造,。一個是產品品牌,,除此之外,我覺得產地品牌,,就是金鄉(xiāng)大蒜,。從產品品牌要提升為產地品牌,這個一說大蒜,,一談金鄉(xiāng),,就跟大蒜連在一起,這三個品牌,,我覺得有一個產業(yè)鏈的深加工,。金鄉(xiāng)的品牌可能就不光包括大蒜了,還有大蒜的衍生品,,金鄉(xiāng)大蒜科技產業(yè),、金鄉(xiāng)大蒜種植產業(yè),你這么搞的話,,產業(yè)鏈的品牌就更長了,,而且金鄉(xiāng)這個品牌的含金量更高了。 [05-07 10:01] 劉普合:不是說一談金鄉(xiāng),,就是大蒜,,而是一談到金鄉(xiāng),就是大蒜的產業(yè)鏈,。你除了有種植的產地之外,,還要有高科技的產業(yè)基地。這么去搞,,我覺得大蒜的市場慢慢地就走向有序,這種坡度是很正常的,,但是坡度太低就不正常了,。說來說去,我還是想回到那句話,,不管怎么樣,,要通過科技進步,推動組織化程度提升,,來使得我們市場逐漸走向成熟,。 [05-07 10:01] 劉鵬:剛才說到品牌問題,我談一下,,我們09年被評為我們的中國馳名商標,,我們想以此為契機,,組織全縣大蒜行業(yè)、出口企業(yè)還有蒜農,,利用一些機制,,實行大蒜產業(yè)的聯盟。去年歐盟已經認可我們標識了,,在國內國際上受到法律保護,,最大限度保護蒜農的利益。 [05-07 10:02] 主持人:現在金鄉(xiāng)的大蒜產業(yè)做到什么樣的程度呢,?比較成熟嗎,? [05-07 10:03] 劉鵬:在大蒜加工方面,我們不斷地在探索,,堅持走綠色,、有機、生態(tài),、安全的路子,。以標準化生產提升內在的品質,以品牌化經營,,拓展國內外市場,,以精深加工拉長產業(yè)鏈。金鄉(xiāng)產業(yè)已經步入了標準化生產,、現代化的發(fā)展之路,,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金鄉(xiāng)模式。無論在種植面積,、單產量,、出口量還是出口的合格率、儲藏加工量,,等居全國之首,。此外,金鄉(xiāng)縣相繼開發(fā)了蒜粉,、蒜片,、蒜膠囊、蒜油等等,,我們開發(fā)了十多個大蒜精加工的產品,。體系發(fā)達的產業(yè)優(yōu)勢,使金鄉(xiāng)大蒜始終走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大蒜產業(yè)的前列,。 [05-07 10:03] 主持人:這里有資料顯示,,根據聯合國糧農統(tǒng)計,中國大蒜出口占世界大蒜貿易量的90%,而金鄉(xiāng)的大蒜出口占在全國出口量70%以上,,按這樣來說,,金鄉(xiāng)還是比較有話語權的。那為什么出現之前說的蒜賤的情況呢,? [05-07 10:03] 劉鵬:價格圍繞價值波動,,不是一個縣、一個地區(qū)所能決定的,。作為一個地方黨委政府,,只能采取措施,調節(jié)供求關系,,引導市場價格盡可能接近價值,,減少波動造成的負面效應,確保大蒜產業(yè)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我們不能直接決定國內國際的價格,,目前我們和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簽署戰(zhàn)略合作協議,建立官方網站,,盡可能增加對價格的影響力,。 [05-07 10:05] 劉普合:我們應從兩方面看。一方面,,蒜價的提升,,并沒有影響到金鄉(xiāng)大蒜的出口。商務部對外貿易司的數據顯示,,2009年8月份,,同比出口數量下降22.0%,但金額卻增長70.0%,,平均單價增長117.9%,,呈現量跌價升的態(tài)勢。再以2010年1-2月我國脫水大蒜出口為例,,累計出口數量為2.3萬噸,,出口金額約3262萬美元,平均單價1412美元/噸,,同比數量和金額分別上升9%和72%,,單價上升了58%。另一方面,,我們是產地中心,但還算不上市場中心,。我們有資源的絕對優(yōu)勢,,但沒有定價的絕對話語權。這里的原因需要細細地理清楚。目前可以肯定的是,,我們對大蒜生產熟悉,,對大蒜市場不是很熟悉,對大蒜品牌的價值不很熟悉,,這是我們的短板,。我們和金鄉(xiāng)政府合作,就是要把短板補起來,,讓金鄉(xiāng)大蒜這個“桶”能裝更多的財富,。 [05-07 10:07] 劉鵬:我們也可以利用地方的電視臺、報紙,、宣傳單,,讓農民知道這些信息。 [05-07 10:11] 主持人:剛才說到中國大蒜出口占世界的90%,,另外的10%在哪呢,? [05-07 10:11] 劉普合:這個我就不太清楚了。 [05-07 10:11] 主持人:就算是這個價格的波動,,對他們的影響也不會很大,。 [05-07 10:11] 汪榮江:對國外市場,外國人都可以接受,,中國大蒜在國外的價格應該說相對比較穩(wěn)定,。有一個數字是美國農業(yè)部,2006年的一個統(tǒng)計,,說73%的中國大蒜銷到美國,,其實我覺得可能沒有那么高的比例。但是,,中國大蒜到美國市場比較多,,而且美國人比較喜歡中國的大蒜。我們又回到剛才的問題,,大蒜價格多少才算合理,,在國內十幾塊錢一斤,還顯得貴,,到美國去可能20,、30塊錢一斤,他覺得比較合理,。他覺得能夠吃到中國的產品,,而且是質量最好的大蒜,本身食用量比較少,,他花這個價格他是認可的,。 [05-07 10:11] 汪榮江:所以,,中國的大蒜將來在銷路上,可能更多的要到國際市場去,,或者是各個方面,。對于剛才劉主任也提到,對流通環(huán)節(jié),、對生產的一些指導,,對消費的一些指導,其實這些方面的工作,,有一些職能部門在做,,劉主任這邊也在做。我們協會這邊,,有一個大蒜專業(yè)委員會,,我們金鄉(xiāng)也是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的成員單位,,每年也要對大蒜的生產形式,,對下一年的市場消費,對這個價格,,對主產量,、對出口也要有一些預測分析,本身也起到對生產流通環(huán)境有一個引導的作用,。 [05-07 10:11] 主持人:劉主任有什么補充,? [05-07 10:12] 劉普合:我覺得我們今天在這里談大蒜,抓了一個點,,其實是在分析我們農業(yè)增收方面的一些問題,,試圖在中間找到一些原因和解決方法的切入點。我的感受,,因為做流通,,做農產品這么多年,我始終有一點,,就覺得中央這次文件的要求很準,,著力提高農業(yè)生產經營的程度,不但要解決生產經營的問題,,還要解決流通的問題,。咱們打個比方,一個農民工跟一個老板怎么去討價還價,,不好談,。還有美國人吃飯的問題,美國人有個說法,,是中國的廉價商品寵壞了美國人,,他憑什么吃這么便宜的蒜,? [05-07 10:12] 劉普合:而且我覺得大蒜,,包括很多的農產品,,從根本上面來看,肯定慢慢變成稀缺資源,,它就應該有好的價格,,農民種蒜,就應該有應有的收入,。所以,,我們今天討論這個問題,要有基本的著力點,,要通過科技進步的手段,,通過其他的一系列手段,真正做到農民增收,、流通,、增值、做到這一點,,只有提高流通組織化程度,。 [05-07 10:12] 主持人:今天因為時間的關系,我們把最后一個問題留給網友,,有一個網友他說外國種植大蒜產量這么少,,而中國占了世界的90%,是不是種植大蒜是沒有利潤的,?在我們金鄉(xiāng)縣,,農民種植大蒜有積極性嗎? [05-07 10:13] 劉鵬:有,,雖然這些年來,,大蒜的波動非常大,但是蒜農種大蒜的積極性還是非常高,,每年都在60萬畝左右,,價格低就是在50萬畝,高的話就在70萬畝,。 [05-07 10:13] 主持人:那剛才我們也談了,,就算是現在這個蒜價這么高的時候,農民可能才掙一點點錢,,他為什么不種大蒜,,去種別的? [05-07 10:14] 劉普合:美國人為什么不種大蒜,,我舉一個例子,,比較價值太低了,,他種別的更合適。 [05-07 10:14] 主持人:為什么這個產業(yè)我們拿下來了,? [05-07 10:15] 劉普合:因為我們發(fā)展的水平在這里,。 [05-07 10:15] 汪榮江:我補充一點,大蒜是一種農產品,,本身農產品的生長,,它是一個植物,植物的生長,,需要一個特定的自然條件,。經過多少年的篩選以后,我們中國是最適合大蒜生長的這么一個區(qū)域,,而且中國海南島不種大蒜,,哈爾濱種的大蒜長得很小,因為氣溫比較低,。最多集中在淮海經濟區(qū),,這個地區(qū)最適合種植大蒜,而且是全世界品質最好的,,農民又有種植的習慣,,自然而然實際上是經過生態(tài)的循環(huán),自然淘汰篩選出來最適合生長的地區(qū)種植大蒜,。本身農民肯定也是有利可圖的,,今年他可能種得多,今年價值高,,他收入高一些,,明年價值低一點,他可能稍微虧點錢,,但是整體上還是掙錢的,。 [05-07 10:15] 主持人:我們相信通過協會和政府的努力,我們這個大蒜市場一定會趨于平穩(wěn)健康的發(fā)展,。非常感謝三位嘉賓來到我們的節(jié)目,! [05-07 1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