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冷凍與冷藏食品分會副理事長,、江南大學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范大明,。
中國經(jīng)濟網(wǎng)北京1月6日訊(記者 劉瀟瀟)1月6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指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2022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在京召開,。2022年,,一則“某品牌雪糕31℃環(huán)境下放1小時不化”的消息火爆全網(wǎng),,有不少網(wǎng)友推測,雪糕不易融化,,是添加了過多的增稠劑等成分,從而引發(fā)了消費者對雪糕安全性的擔心,。對此,,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冷凍與冷藏食品分會副理事長、江南大學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范大明教授指出,,雪糕融化速度主要受環(huán)境溫度和配料成分的影響,,其中添加的增稠劑會在一定程度上減緩其融化速度,但合法合理使用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他建議,,企業(yè)需自覺履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同時相關部門應持續(xù)強化公眾科普,。
增稠劑可延緩雪糕融化 合理使用無害
雪糕是消費者夏季普遍食用的冷凍飲品之一,,相比于冰棍,雪糕的總固形物含量相對較高,。根據(jù)GB/T 31119-2014《冷凍飲品 雪糕》,,雪糕是以飲用水、乳和(或)乳制品,、蛋制品,、水果制品、豆制品,、食糖,、食用植物油等的一種或多種為原輔料,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劑和(或)食品營養(yǎng)強化劑,,經(jīng)混合,、滅菌,、均質、冷卻,、成型,、凍結等工藝制成的冷凍飲品。
范大明表示,,影響雪糕融化速度的因素有很多,,主要與環(huán)境溫度和配料成分有關。雪糕融化時,,蛋白,、脂肪、糖等固形物會呈粘稠狀而不易攤開,。一般來說,,總固形物含量越高,水分越少,,融化速度也會相應地減慢,。因此,判斷雪糕融化速度,,需要綜合考慮溫度和雪糕總固形物含量等多重因素,。
他介紹,增稠劑是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中允許在各類食品中按生產(chǎn)需要適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其在食品中適量使用可起到增稠或凝膠化效果,,常見的增稠劑有卡拉膠、海藻酸鈉,、瓜爾膠,、刺槐豆膠等。增稠劑用在雪糕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緩雪糕的融化速度,,但按標準要求合理使用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詳細規(guī)定了雪糕類產(chǎn)品中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的品種及最大使用量,。除了增稠劑以外,常見的還有著色劑,、甜味劑,、乳化劑等,以提升和改善雪糕的感官特征,,更好地滿足消費需求,。

中國經(jīng)濟網(wǎng)輿情中心監(jiān)測數(shù)據(jù)顯示,2022年1月1日至12月23日共監(jiān)測到與“雪糕不易融化”相關的紙媒報道219條,新聞網(wǎng)站文章2.8萬余篇,,手機APP消息2.6萬余條,,微信公眾號文章2萬余篇,微博原發(fā),、轉發(fā)20.8萬余條,,博客17篇,論壇發(fā)帖3287條,。

從輿情話題趨勢圖可以看出,,7月,一則“某品牌雪糕31℃環(huán)境下放1小時不化”消息,,登上多個社交平臺熱搜,,引發(fā)輿論關注。

從事件地域聲量排行圖可以看出,,上海,、北京、貴州,、安徽,、山東等地區(qū)相關輿情熱度較高。
專家建議:企業(yè)應提升食品品質 消費者科學選購
范大明認為,,雪糕生產(chǎn)企業(yè)應嚴格按照我國食品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規(guī)、相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規(guī)定進行生產(chǎn),,不斷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加強對生產(chǎn)工藝的深入研究,,不斷優(yōu)化生產(chǎn)工藝,,提高食品品質。
“通過本事件反映出,,部分消費者對雪糕缺乏相關的科學常識,,導致認知誤區(qū)。建議各方加強對雪糕的科學普及,,引導消費者走出對雪糕的認知誤區(qū),,助力消費者提升認識水平�,!彼硎�,。
同時,范大明提醒廣大消費者,,在選購雪糕等冷凍飲品時,,盡量選擇正規(guī)廠家的產(chǎn)品,并注意以下幾點:一看外包裝。選擇包裝完好無破損,,無反復凍融過的產(chǎn)品,,拒絕“三無”產(chǎn)品,避免購買過期產(chǎn)品,。二看貨柜(冷柜)溫度與擺放位置,。雪糕應放在溫度不高于-15℃的低溫陳列柜內(nèi)銷售,并查看是否與其它冷凍食品分離或分隔等,,建議不要購買與其它冷凍食品混放的冷凍飲品,。
在享受雪糕等冷凍飲品帶來夏日清爽的同時,也要注意科學,、適量食用,。最好在兩餐之間食用,以減少對胃腸道的刺激和對正餐食物攝入的影響,。老人,、兒童和免疫力低下人群尤其注意要適度食用雪糕等冷凍飲品,避免消化不良等情況的發(fā)生,。
相關鏈接:
【專題】2022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