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15時40分,24511次跨境貨物列車駛出廣西憑祥火車站,翻譯員馬金萍坐在“守車”(掛在貨物列車尾部,,車長及翻譯乘座的工作車——記者注)上,翻譯貨物編組單的品名信息,。這是她今天第二次送車出國,目的地是幾十公里外的越南同登站。
馬金萍是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憑祥火車站的一名95后鐵路翻譯員,日常主要負責跨境列車旅客,、車輛、貨物相關的翻譯交接工作,。2018年,,馬金萍從廣西民族大學越南語專業(yè)畢業(yè)后,回到家鄉(xiāng)憑祥,,成為了一名國門車站的鐵路翻譯員,。
“小馬,,到了境外一定要做好疫情防護,,交接工作時戴好口罩、手套,�,!避囬L曾南平叮囑馬金萍。
16時10分,,列車駛過零公里界碑進入越南境內(nèi),。在距離零公里界碑約200米的地方,列車停了下來,,越方邊檢人員登車例行檢查,。馬金萍拿出貨物編組單和出境人員信息單,熟絡地跟越方邊檢人員交接核對。
“大家都在這條線上工作,,平時工作對接很多,,都是老熟人了�,!瘪R金萍說,。
16時40分,24511次列車順利到達越南同登火車站,。馬金萍下車后,,快步來到越方交接所,與越方鐵路工作人員檢查核對貨物交接單,。
馬金萍俯下身子,,說著流利的越南語,跟越方人員逐條反復核對交接單上貨物的品名,、數(shù)量等信息,。約17時,交接工作才算完畢,。這時,,只見馬金萍從包里掏出了一本小筆記本,再次跟越方工作人員攀談起來,。
這個筆記本是馬金萍的“業(yè)務寶典”,,它的誕生源于馬金萍第一次獨立上崗時的工作失誤。當時,,因為業(yè)務生疏,,她誤把“憑祥市××公司”翻譯成“憑祥××公司”,少了一個“市”字,,導致在報關時未能通過,,影響了整趟車的通關效率。
這件事令馬金萍內(nèi)疚不已,。自那以后,,她養(yǎng)成了記筆記的習慣。每當遇到字典里沒有的專有名詞,、不清楚的用句,,她都會記在小筆記本上,出境時找越南人請教,,直至學懂弄通,。
17時20分,馬金萍拿著越方提供的入境貨物交接單登上列車,,40分鐘后,,列車回到廣西憑祥火車站,。
據(jù)了解,憑祥火車站每天至少有3至4趟跨境列車要發(fā)往越南同登站,,每趟車都需要一名隨行翻譯,,每趟交接作業(yè)都需要近4個小時�,!拔覀兘�(jīng)常是剛回到車站,,又得馬上準備下一趟列車出境,就像自己跟自己跑接力賽,,一趟接一趟地跑,。”馬金萍笑道,。
雖然這樣的工作節(jié)奏有些辛苦,,但這個年輕姑娘覺得很充實。每次出境,,她都會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拿出最好的工作狀態(tài)�,!拔覀兊墓ぷ�,,不是簡單的業(yè)務交接。在國外,,我們的一言一行都代表國家形象,,大意不得、隨意不得,�,!�
馬金萍告訴記者,今年春運,,她要值26個班,,按每個班3趟車出境計算,她要護送78趟列車出境,、78趟列車入境,。
據(jù)了解,像馬金萍這樣的翻譯員,,目前廣西憑祥火車站有5名,,大多數(shù)都是90后的小姑娘,。她們在一趟趟跨境列車的往返接力中,,揮灑著青春汗水,成為國門車站的青春擔當,。
通訊員 黃琪 中青報·中青網(wǎng)記者 謝洋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