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北京9月18日電 記者陳晨18日從水利部獲悉,據來自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船閘運行一線的消息,,自2020年3月試通航運行以來,大藤峽船閘過閘船舶累計12.3萬艘次,,過閘核載量突破3億噸,,帶動近兩百億元產業(yè),為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注入強勁動能,。
大藤峽船閘是滇黔桂內陸水運出海通道的咽喉要道,,也是廣西向東融入粵港澳大灣區(qū)國家重大戰(zhàn)略的有力支撐。大藤峽工程下閘蓄水后,,高峽出平湖,,通航等級由原來的300噸級提升到我國內河航運最高標準3000噸級,,助力大藤峽船閘成為珠江黃金水道重要中樞。
大藤峽船閘運行以來,,大藤峽公司堅持“標準化,、專業(yè)化、精細化”管理,,不斷優(yōu)化船閘運行方案,,日均運行閘次由最初的4至6閘次提高到目前的16至18閘次,過閘效率達到國內同級別船閘領先水平,;研發(fā)船舶智能過閘系統(tǒng),,通過基于AI圖像識別技術實現(xiàn)船舶過閘全過程精準調度和智能管理;在枯水期,,科學開展“航電協(xié)同”調度,,集中時段加大發(fā)電出庫流量抬高自然航道水位,有效應對黔江澇旱急轉的季節(jié)性缺水問題,,保障重載船舶安全航行,。